經濟一體化首先要突破交通瓶頸
2009-9-21 19: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廣州到惠州有5個收費站,從惠州到深圳有3個收費站!闭劦街槿浅鞘幸惑w化時,北京市城建設計院副院長常燕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她認為,“珠三角一體化首先是交通問題的一體化,構建深莞惠經濟圈,交通是突破口!
常燕表示,《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為三地融合提供了良好機遇,應該充分把握這一機遇,消除各種障礙,主動融入深莞惠經濟圈,促進三地經濟高度融合和同城化發展。交通、能源、城市規劃將是構建這個經濟圈的重點,而交通則是突破口。當惠深沿海高速建成通車后,惠州到深圳的車程將縮短到20分鐘。
曾出任深港西部通道跨海大橋總工程師的北京市政專業設計院深圳分院院長李勇,對于深莞惠交通一體化這一議題,同樣關心。
李勇認為,中國的改革正進入全方位、多視角的攻堅階段。北有環渤海,中有長三角,南有珠三角,西有成渝,中有武漢和長株潭。中國的都市圈正在形成過程中,還沒有產生像紐約、倫敦、巴黎等世界級都市圈所具備的強大輻射力,珠三角只有更緊密結合,才能贏得先機,面向未來。
根據《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深圳、東莞、惠州將是珠江口東岸一體化的重點區域。該區域面積1.5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00萬人,2008年三市GDP總量達12797億元,占全省GDP總量的35.8%。
目前,深莞惠三市交通存在許多瓶頸。東莞塘廈沙湖大道與深圳觀瀾觀光路,兩條路相隔僅2公里,但其間是一條小路,不得不繞道數十乃至上百公里。東平大道是連接東莞東部與惠州的“大動脈”,東江江面距離不超過一公里,如果要從這里去對岸,路程至少在50公里以上,其間涉及的路橋收費站至少在4個以上。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5月16日,莞深惠三市黨政一把手召開第二次聯席會議,通過了《深莞惠邊界道路建設及連接工作計劃》。未來5年,深圳、東莞、惠州三市銜接道路將主要建設11條高快速路和7個國省干道項目,打通斷頭道路。其目標是:全長97公里的廣深沿江高速公路,計劃2011年建成;長達93公里的深圳外環高速公路,計劃2015年建成;全長48公里的惠深沿海高速公路,將于2009年底通車。
深圳地鐵延伸至惠州已進入前期運作,惠州機場與深圳機場的合作也正在快速推進,莞惠城際快速軌道交通項目已于5月動工,而三地跨市公交近期還將開通更多的線路。
深港西部通道等大型基礎設施的建成,必將香港這個區域內唯一的國際化大都市納入東岸一體化。
過去30年來,香港是珠三角崛起的發動機,而未來的珠江東岸城市圈,香港仍然是當仁不讓的龍頭和推動力量,東岸都市圈在實際演進中必然是四城演義。
在李勇看來,深莞惠交通一體化,是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必然要求,是珠江東岸城市深層次發展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