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轉讓交易指南出臺 礦業權轉讓告別漫天要價
2009-9-21 12: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9月16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正式發布全國首部《礦業權轉讓項目進場交易指南》,針對擬進場轉讓礦業權項目的要件資料審核、獨立專家審查、信息發布、競價組織和資金結算等交易規則和操作流程作出具體規定,盡可能防止礦業權過度包裝、礦業權價格過度虛擬化以及由此導致的交割違約等問題。
同時,上百位來自各界的權威專家還將組成評審團,將對擬叫賣的礦業權價值進行評估。
據介紹,北交所將借助《指南》,最終成為國內極為規范、極為活躍的礦業權、礦業資本和礦業服務的配置和交易平臺,實現轉讓交易、信息集散、市場監測、決策咨詢、政府助手等五大功能。
引入獨立專家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一直是礦業權交易領域的痼疾。近年來,由于石油、煤炭、有色金屬礦產等資源價格暴漲,礦業權交易活躍,國內已有不少產權交易機構涉足礦業權交易。但因為礦產資源深埋地下,礦的儲量、開采的難度、品位含量、所有權的歷史淵源等評估難度較大,礦業權轉讓往往漫天要價,雙方的交易成本很高。
去年8月26日,針對上市公司以礦業權作題材炒作的現象,滬深證券交易所專門頒布了《上市公司臨時公告格式指引第十八號》,對上市公司礦業權的取得與轉讓、礦業權價值、作價依據、作價方法、價款支付方法和評估確認、礦業權享有人的勘探、開發資質、準入條件,法律意見書等作了嚴格的規定。
與滬深交易所的《指引》相呼應,《指南》在附錄中專門設立了《獨立專家工作細則》,依據入場資料對項目潛在價值作出個人評價和判斷,對項目進行市場價值概略性評估,并為轉讓方和意向受讓方提供專業和市場方面的參考性建議。其目的就是依托其他專業服務機構和北交所聘請的獨立專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行業標準,逐步摸索出一套礦業權二級市場的價值評估系統。
規范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上,《指南》借鑒吸收了北交所企業國有產權、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技術產權等方面的經驗,在資料形式審查、信息發布、轉讓受讓申請、交易方式選擇、交易價款結算等操作流程方面,既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土資源部有關規定,又結合礦業權轉讓市場的實際需求,制訂了較為嚴格的交易流程,從工作程序上把好交易關,保護相關交易主體的合法權益。
在運營模式上,北交所礦業權轉讓交易實行會員制,通過發展行業會員、經紀會員、服務會員、信息會員、投資會員和保薦會員,搭建暢通的礦業權交易信息披露系統,設計制定礦業權交易制度,整合與礦業權交易相關的服務體系,為礦業權交易參與方提供規范的、高效率的交易服務。通過廣泛有效的會員服務,在對礦業權資源、投資人資源進行有效聚集、分類管理的基礎上,加大推介撮合力度,促進礦業權轉讓方與投資人的有效對接,提高礦業權流轉質量和效率;同時,充分發揮產權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通過促成競價、組織競價,促進礦業權特別是國有礦業權在有序流轉過程中實現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