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珠海加快物流業布局
2009-9-2 13: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珠中江一年60.7萬個標箱過港珠澳大橋意味著什么?當然是重大機遇!日前,有媒體披露了大橋開通首年珠海、中山、江門通過港珠澳大橋令人咋舌的物流量,為此,專家和市民建議盡快建立拱北CBD,并加快物流產業布局。
2020年物流量122.4萬標箱
香港《大公報》日前報道,據已上報中央批復的大橋建設推薦方案最新評估,僅20年運營期內便可為三地帶來約426.4億元港幣的直接經濟效益,其中港方穩占近60%,超過246億元。據測算,僅大橋開通首年(2016年)珠海、中山、江門三市增加流向香港的集裝箱便達60.7萬TEU (國際標準箱單位),2020年將達到122.4萬標箱。據大橋建設推薦方案關于經濟費用效益分析匯總顯示,在不足20年的運營期內,大橋帶來的整體經濟效益達到426.4246億元,而內地收益將超過136.億元。報道還稱,大橋建成后,香港到珠海的交通時間將由現時水路1小時以上、陸路4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到20分鐘以內。
實際物流量可能更大
港珠澳大橋真能帶來這么大物流量嗎?權威部門認為,這可能是保守數字,實際物流量可能更大。
昨天記者就此向珠海權威部門人士求證,該人士稱,上述兩個物流量數據并非夸大其辭,作為國家重大工程,其數據得出經過幾級政府部門論證,對這些參數的確定是非常嚴謹與嚴格的。珠海、中山、江門三市過港珠澳大橋的物流量可能還不止這個數。首先,金融危機后,香港經濟受打擊,借助港珠澳大橋將支柱性產業物流業向內地輻射和轉移的速度肯定要加快。而珠海、中山、江門借助廣珠鐵路、粵西沿海高速公路、空港河港等,將形成一個無縫對接環網,加上運輸費用節約、旅客出行時間節約、貨物在途時間節約等,珠西將形成一個新的增長極,物流量將顯著增加。
該人士還舉例稱,國家發改委的戰略課題曾顯示:預測珠海港口吞吐量將在2020年突破2億噸,集裝箱進出達到860萬個標準箱。三個城市整體的物流量可想而知。
“工業西遷”迎高端產業
如此重大的機遇,珠海該怎么抓住。專家認為,“工業西遷”迎高端產業,加快物流產業布局。
珠海橫琴開發課題組專家認為,其一,深化“工業西遷”戰略,城區老工業區堅決向珠海大橋以西遷移,騰出空間迎接服務業等高端產業的發展;嚴格控制珠海大橋以東工業區新進企業的質量與數量,騰出空間形成一個高端制造業的產業帶;唐家、金鼎等園區入駐企業也要嚴格限制,以實現研發機構及軟件產業、嵌入式部件制造業的聚集。其二,要考慮城區作為橫琴腹地和后方基地的功能。其三,要提前考慮基礎設施的配套,確保在新的發展期內城市交通順暢。
聲音1
數據可靠拱北可建CBD
長期關注區域經濟研究、對CBD有研究的市民賀俊感嘆,此前港珠澳大橋到底能帶來多少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他從來就不知道這些數據,也沒有看見哪個研究機構對此有專門的披露。如今權威數據披露后,賀俊稱,有如此強大的人流和物流,拱北可建CBD。在他看來,如果在港珠澳大橋旁邊建立一個CBD,不僅能舒緩交通壓力,而且能吸附附帶的信息流。在日本東京等軌道交通發達的地方,幾乎都有一個個CBD呈矩陣式布局。
聲音2
橫琴加快物流業布局
中山大學教授雷強認為,橫琴產業布局初步將選擇旅游、會展等產業,同時將發展總部經濟,對此橫琴應該在交通網絡的對接上加大與大橋的對接。產業布局還應該將現代物流業尤其是第三方物流業作為重點產業加以發展。因為屆時橫琴肯定會聚集不少大企業總部,如果物流企業也能落戶橫琴,就能與整個橫琴的產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