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海關“陸改水”為企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2009-9-2 11: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以往有客戶問及國內貨物運至洋山保稅港區內倉儲的途徑,上港集團物流有限公司物流部門的小顧總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公路運輸!”。的確,長期以來陸路運輸以其便捷和快速成為外貿貨物運送的不二選擇。如今,再有客戶咨詢運輸問題時,“水水中轉”成了小顧掛在嘴邊的新詞匯。這都源于洋山海關探索以水路轉關形式,將國內貨物配送至保稅港區內倉儲的新舉措!八修D”不僅為出口企業降低了物流成本,更將推動洋山保稅港真正成為國際性物流供應鏈樞紐集散區。 金融危機下國外對華進口貿易持續低迷,外貿出口企業降低成本的訴求變得日益迫切,負責報關業務的小顧來到洋山海關,希望海關專家能給他支招解惑。原來,受外貿形勢嚴峻影響,企業希望將貨物送入保稅港區內倉庫集拼后出境,如此,既可先期享受出口退稅,又能降低出口成本。怎奈企業距離洋山保稅港區路途較遠,公路運輸雖然快捷,但一車只能裝載2個20尺集裝箱,運送成本可謂不低,這讓企業頓時犯了愁。
洋山深水港位于長三角港口群中部,具有航運內支線縱橫交錯、資源豐富的優勢,依托內河航運的廣闊運輸資源,將有效拓展貨物入保稅港區倉儲的途徑。而長三角流域眾多內支線港口,可提供充足的內支線船舶班次,每艘班輪裝載量達300-400個標準箱,相比卡車單次運輸而言,其裝載能力呈幾何級倍增。如何充分利用洋山深水港的區位優勢和洋山保稅港區的政策優勢,為緩解外貿企業出口難問題再出“實招”呢?上海海關決定在國內貨物的物流配送模式上探索創新,并在洋山海關啟動了保稅貨物經水路運輸至保稅港區倉儲的“水水中轉”業務模式的試點。小顧所在的上港集團成為了首批試點企業。
近期,在洋山海關關員的指導下,小顧通過“水水中轉”模式幫助客戶順利將一票出口集拼貨物送入了區內保稅倉庫進行組合和存儲。當他回頭算算這筆經濟帳時,驚喜地發現整個物流過程竟然降低了約30%的運費開支,不禁感嘆道:“沒想到‘陸改水’,一字之變,卻實實在在地為企業開辟了一條活路。有了海關的支持,我們和企業都有信心能渡過難關”。而德迅(中國)貨運代理、環發訊通等公司也前來咨詢相關事宜,表示將做大做強這一新的物流服務項目。
“水水中轉”在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也為洋山保稅港區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啊修D’作為一種新的業務模式,其深入開展將有助于充分發揮洋山保稅港區的運輸資源,增強內河航運、鐵路運輸、港口海運等多式聯運功能,實現現代物流的立體化、全方位,提高貨物運輸的時效性和經濟性,并通過大力推動保稅物流、口岸物流與內陸物流的深度融合,全面增強保稅港區對長三角流域乃至全國的物流集散功能!毖笊胶jP邵小平關長表示,“同時,這一模式還將有助于發揮洋山保稅港區‘區港一體’的區域優勢,洋山保稅港真正成為國際性物流供應鏈樞紐集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