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鼓勵進口目錄 有保有壓意在結構調整
2009-9-16 20: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核心提示
繼2007年底出臺《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后,發改委、財政部和商務部三部委日前聯合發布了新修訂的《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以下簡稱新目錄)。
在新目錄中,國家鼓勵進口的先進技術、裝備,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以及資源性產品、原材料,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減變化。由于新目錄所列項目均可獲得國家貼息等優惠政策,因此,在金融危機的形勢下適時修訂鼓勵進口范圍,國家調整產業結構,推動技術改造的政策意圖彰顯無疑。
條目增減變化凸顯政策導向
在新目錄中,鼓勵引進的先進技術、重要裝備以及資源性產品、原材料都不同程度地擴容,而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則有所“瘦身”。其中,鼓勵引進的先進技術從原來的44項變為178項,增加了134項,擴容4倍多;鼓勵進口的重要裝備由106項變為147項,增加了近五成;鼓勵進口的資源性產品、原材料也由以前的11項調整為12項;惟一數量減少的是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從原來的66項變為46項,減少了20項。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健向記者表示,此次更新目錄是跟隨國民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一次正常變動,“上一次的目錄是兩年前制定的,現在整個經濟形勢變化了,國家鼓勵進口的技術和產品也會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發生變動!
不可否認,在遭遇金融危機的強烈沖擊后,我國大部分行業借機進行產業升級的意愿日益強烈,而產業升級必然需要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國家選擇在經濟企穩回升的時候適時推出新目錄,并予以貼息等政策支持,保增長、調結構、推進技術改造的意圖十分明顯。
與2007年出臺的目錄相比,在鼓勵引進的先進技術中,國家新增了計算機、通信、數控、節能減排、環保等領域的相關技術。
在鼓勵進口的重要裝備上,船舶、飛機和汽車三個行業被單列出來,并做了重點標注。其中,船舶制造用關鍵件包括超大型螺旋槳、推進電動機、推進系統控制單元、主發電機組、空壓機、分油機、機艙泵等;飛機制造用關鍵件涉及發動機系統航電系統、主飛控系統、電源系統、起落架系統和燃油系統等;汽車整車和關鍵總成設計、試驗裝置涵蓋汽車零部件性能試驗裝置、汽車非金屬材料性能試驗裝置、汽車動力總成試驗裝置和汽車整車試驗臺等。
此外,新目錄還鼓勵發展電子、清潔能源、航空、船舶等重點行業。
鼓勵2兆瓦以上風機自主研發
在新目錄中,2兆瓦以上風電設備制造從鼓勵發展的重點行業中被刪除,而2兆瓦以上風力發電設備設計制造技術也被排除在鼓勵引進的先進技術之外。中國風能協會副會長施鵬飛對此表示,上述修改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國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盡快實現“進口替代”。
據了解,2007年的目錄主要依據2006年的情況制定。當時國內風機廠商最高只能制造1.5兆瓦風電機組,但兩年來國內風電產業發展迅速,國內主要廠家已經具備2兆瓦及以上風電機組的生產能力,此時依然鼓勵2兆瓦風機進口顯然不合時宜。
當然,部分風電設備的除名也與近年來缺乏核心技術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密切相關,國家抑制產能擴張的決心明顯。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數據,去年底我國風電整機生產企業超過70家,其中只有20家具備成熟產能,多數新企業還處于在建或產品試驗階段。以投建規模測算,我國風機產能將達到4000萬千瓦,然而國內風電場的建設速度僅能維持在年裝機容量1000萬~1500萬千瓦,未來風電供給將遠遠超過實際需求。
在有所刪減的同時,國家鼓勵進口的技術目錄新增了新能源汽車專用關鍵零部件設計制造、技術修船(含改裝船)設計技術、數字電視關鍵技術和衛星廣播電視技術等;同時鼓勵進口汽車整車和關鍵總成設計、試驗裝置、船舶制造用關鍵件和飛機制造用關鍵件等重要設備。
多晶硅發展遇政策“降溫”
在資源性產品、原材料方面,2007年發布的目錄涉及鎳、鉻、鈾、鉬、鈦、鈮、鉭礦砂及其精礦、銅精礦、鋅精礦、多晶硅、聚酰亞胺顆粒等,而新目錄則去除了鉬和多晶硅,添加了鉛精礦、鈷精礦及鎳鐵。
業界對于多晶硅的除名其實早有預期。作為太陽能光伏發電組件最重要的原料,近年來我國多晶硅產業持續“高燒不退”,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引起廣泛關注。據統計,2009年國內多晶硅廠商有效供貨能力將達8萬~11萬噸,而全球有效需求預計只有6萬噸。截至目前,我國20多個。▍^)還在新建、擴建和籌建多晶硅生產線,總產能可達17.7萬噸,相當于2007年全球產量的3倍和國內產量的150倍。
對于新目錄添加了鉛精礦、鈷精礦及鎳鐵,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期有色金屬行業出現回暖跡象,企業開工數量有所增加,同時鎳、鉻等有色金屬價格反彈較快,國家此時給予貼息支持將從某種程度上緩解企業開工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