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珠三角產業鏈
2009-9-14 13: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在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作用下,國內投資有了顯著的回升并支撐我國經濟增速企穩回升。伴隨著歐美主要經濟體逐步好轉,市場開始期待作為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能否從投資手上接過經濟增長的接力棒。而珠三角產業鏈作為我國出口形勢的重要參照指標,對于我們研判出口形勢具有重要參考意義。近期,《股市動態分析》記者走訪調研了珠三角地區的部分企業,近距離感受一線出口企業的冷暖變化。 6-8月,海外訂單加速回暖
數據顯示,受金融危機影響,去年10月以來,全國出口額開始逐月下降,從2008年9月的峰值1367.59億美元下降至2009年2月的648.65億美元。扣除春節因素影響,3月份回升至902.14億美元。4-5月維持在900億美元上下。6月份之后開始加速回升,至7月份重新回升至1000億美元之上。珠三角地區基本保持與全國同步的回暖速度。以經營地口徑計算,廣東省出口總額由今年1月份的242億美元回升至7月份的315.73億美元。
在調研企業的過程中,我們明顯感受到企業出口訂單在6月份以來出現了迅速的回升。其中,電子類企業的回暖更為明顯。以我們調研的TCL集團為例,其主營產品液晶電視、手機7月銷量同比都出現了大幅增長。TCL液晶電視在中國市場及海外重點市場取得強勁增長。中國區銷量7月同比增長377%,1~7月總銷售量同比增長為266%;歐洲市場液晶電視銷售量7月份同比大幅增長580%;新興市場7月同比勁長706%。7月份TCL手機銷量同比增長24%,環比銷量上升50%。
主營業務為覆銅板生產的企業生益科技更加具有代表性,因其下游應用廣泛,涵蓋PC電腦、手機、家電等消費產業。我們了解到,公司近幾個月的訂單量同樣出現較快的回升,這也支撐了公司近期上調產品價格。但對于生益科技來說,由于上游銅價漲幅較大,即使公司進行了一定幅度的提價,仍無法轉嫁全部成本,短期可能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但從長遠來看,公司市場份額提升,行業地位得到鞏固。
比亞迪的情況則更為理想。公司目前開工率已經基本實現滿負荷,而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則是“招工難”。
結構性復蘇將具備較強持續性
對于出口訂單的回暖是否具有持續性,我們也進行了重點的調研和分析,結論是喜憂參半。
首先,被調研的大部分企業認為,本輪出口回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回補庫存以及歐美圣誕節訂單需求。去年四季度,受金融危機沖擊,海外需求迅速萎縮,很多企業處于停產狀態。經過今年一季度的“去庫存化”以及需求的回暖,部分下游企業開始回補庫存,導致實際需求在自然性需求的基礎上出現了部分增長,因此在統計數據上表現出環比高增長。同時,從往年經驗看,圣誕節作為西方傳統節日,會表現出一定的消費旺季特征。經過一年的經濟危機,很多外國公司對今年的圣誕節表現出一定的“搏一搏”的欲望。因此,在結束了回補庫存和圣誕節訂單過程之后,出口訂單回暖的趨勢能否持續需要我們進一步觀察和考量海外經濟復蘇狀況。近期,臺灣地區電子類公司出現了一些“砍單”現象,即下游客戶有減少此前訂單的行為,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第二,本輪出口復蘇表現出一定的結構性特征。盡管整體上看,各主要出口行業都呈現一定幅度的回暖,但程度差異較大,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具備一定技術含量的產業復蘇程度較快。相比較具備一定技術門檻的科技型企業,傳統行業的復蘇速度相對較慢。紡織、服裝、家具等行業的出口復蘇主要受到圣誕節訂單的影響,持續性有待觀察。
第三,對于規模相對較大部分企業和上市公司而言,盡管金融危機令企業利潤率出現大幅下降甚至虧損,但由于中小廠商在危急中被兼并或消滅,這些大企業的市場份額和占有率反而得到了提升。在復蘇階段,其回升速度更加喜人。有的企業高管甚至表示,“再來幾次金融危機就好了。”從這個角度來說,也提示我們從產業整合的角度關注抵御危機能力較強的龍頭企業。
我們認為,未來出口回暖將更加呈現出結構性復蘇的特征。金融危機將加速中國的產業升級,在西方的消費模式和消費意愿大幅度降低的背景之下,只有具備更高附加值的企業才能夠在危急中勝出。同樣,而這部分產業的復蘇將具備較強的持續性。
銀行壞賬風險被市場過分高估
我們此次調研珠三角產業鏈的另一個感受是銀行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受到的沖擊以及后續影響可能遠小于市場的預期。在與招商銀行東莞分行的領導交流時,他表示,今年以來東莞地區商業銀行信貸主要流向政府投資項目及大型民營企業,真正流向中小企業的比重很小。涉及基建項目的部分風險不大,銀行認為廣東省政府財力較強,因此財政兜底的貸款風險較低。目前來看,不良貸款率處于很低的水平。
此外,對于近期市場比較擔憂的違規入市資金撤離來看,招商銀行東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東莞地區企業開立證券賬戶不到200個,而對公貸款轉入私人賬戶的成本是很高的,因此違規資金流入股市的實際規模應該說并不大。
至于8月份信貸增速的回落,分析人士認為,其實考慮到部分票據轉為中長期貸款,8月份真實信貸量并不少。
投資策略:聚焦出口復蘇主題
基于本次調研,我們認為盡管出口回暖的持續性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從整體來看,經濟復蘇進程將從政府投資推動向更加市場化的復蘇。而美國經濟在二季度達到底部后,已經呈現出一定的復蘇跡象,未來兩個季度有望逐步回暖,消費信心也將逐步提升,這將成為支撐出口復蘇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因此,基于出口結構性復蘇的判斷,我們認為關注出口復蘇主題應當成為貫穿四季度的重要投資策略。具體來說,可以遵循以下主線:
第一,是出口回暖的力度和持續性都比較突出的行業龍頭企業。例如家電制造行業中的格力電器、電子設備制造業中的長城電腦、家具制造業中的宜華木業等。
第二,是受益于出口回暖的港口、海運和物流行業。例如港口行業中安全邊際較高的錦州港、海運行業中的中海發展、中國遠洋等。
第三,在金融危機中有望通過產業升級提升市場份額和競爭能力的上市公司。例如機械設備制造行業中的山河智能、電子元氣件制造業中的長電科技、從事液晶顯示材料生產的萊寶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