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沖刺內陸省份首個億噸大港
2009-9-12 12: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內河航道新舊比
60年前:
基本為原始和自然狀態1米深以上不足1100公里木帆船為主,輪駁船僅152艘港埠設施簡陋
60年后:
通航5596公里,建國初5.5倍營運船舶3萬艘、1500萬載重噸港口吞吐量全國第三位沿江千噸級及以上泊位超200個
長江、淮河貫穿而過,河流、湖泊星羅棋布,水運優勢可謂得天獨厚。歷經60載,安徽水運終將天然資源優勢轉化勝勢,目前,我省內河航運船舶總量與總噸位躍居全國第二、港口吞吐量穩居中部六省之首,水路已成物流黃金通道,我省還正以七省二市合力建設長江黃金水道為契機,加速向“水運強省”推進,力爭在2012年建成內陸省份首個億噸大港。
新中國建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省交通部門順應水運發展的迫切要求,開展了一系列開拓之舉,大力推進航道等級化、船舶標準化、港口機械化,將安徽水運送上發展“浪尖”。建造上規模、有特色的安徽船隊,積極發展集裝箱、油品等特色運輸,不斷優化水上運力結構,加快港口建設。如今,除了皖江干線,以合裕航線、蕪太運河、滁河、渦河、澮河等主要河流為基礎的安徽航道網,上抵云貴川豫,下達東南沿海,全省222條、6507公里航道(線),正成為我省外向經濟交流的一條條水上高速“傳送帶”。
同時,全省水運的綜合運輸能力和服務質量持續快速提升,實現了新的跨越,正在實現由航運大省向航運強省轉型。目前,全省擁有海事巡邏艇179艘,監督專用車206部。
值得一提的是,蕪湖港口吞吐量已達到4680萬噸,位居全國內河十大港口行列。在省政府正式提出實施蕪((湖)馬(鞍山)組合港戰略后,我省建成內陸省份首個億噸大港有望在2012年實現。船舶如梭的江河,為物流大進大出提供了最便捷的走廊,也正為安徽加速崛起提供強天然通道和有力支撐。(趙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