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鼓勵民間投資應是戰略而非策略

2009-9-12 11:4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譚浩俊
    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 《關于進一步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草案,已上報國務院。草案內容包括改進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減輕民企稅費負擔等若干方面。高層寄望通過 “20條”新政,激勵民間投資入場接棒,驅動經濟復蘇。
    一方面是民間投資無門,一方面又是經濟復蘇急需民間投資的跟進,卻沒能得到積極響應。導致這種尷尬的內因是民間資本重效益、懼風險,外因則是國家政策對民間資本的開放度不高,限制較多。
    改革開放以來,民間投資曾經出現過幾次高峰,最早以浙江溫州、臺州為龍頭的民營經濟發展熱潮,形成了一次高峰;最近的一次高峰則出現在民間資本全面介入到地方國有企業的改革改制。但是,金融危機爆發以后,由于出口受到影響,民營經濟遭到重創,民間投資的熱情也一下子由前幾年的 “狂熱”轉為 “冷淡”,許多民間資本為了保險起見,寧可選擇放貸吃利息,也不愿再投資。所以,4萬億投資政策出臺以后,民間投資遲遲不愿跟進,使得政府投資的作用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此次可能出臺的 “20條”新政,有許多亮點值得期待,如在五大領域擴大民間資本準入范圍、削減行政許可事項、在民間金融領域給出更多破題性政策安排、減輕民企稅費負擔等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美好的政策能否取得滿意效果,要看這些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實。對民間資本來說,最大的擔心莫過于政府出臺這些政策的 “誠意”,是應急之需、短期所為,還是發展之計、長期戰略。如果新政 “20條”著眼長遠、立足發展戰略,那么,不僅需要出臺寬松、開放的政策,更需要有足夠的膽識,能夠不再對民間資本進入關鍵領域抱有患得患失的思想,將民間資本與國有投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讓民間投資者能夠放心大膽地投資。
    基于此,必須要規范壟斷企業的行為,使民營企業具有真正平等的競爭環境和條件。同時,要規范政府部門的行為,在行政審批、收費、檢查等方面一視同仁。此外,要規范政策的擺動行為,新政 “20條”能否成為一項穩定的政策,是對政府智慧和膽識的考驗。
    總之,新政 “20條”很有新意,也很有突破,關鍵在于,這項新政應當成為一次思想大解放的范例,而不是實用主義的權宜之計。只有這樣,民營經濟的發展才會真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