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中國企業500強惹爭議

2009-9-12 11: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人民日報
500強 “含金量”不高
    有意思的是,當人們渴望已久的 “趕超”真的到來時,外界并沒有因此而興奮歡呼,取而代之的是冷靜理性的分析。
    從有關機構發布的數據來看,中國500強雖然比美國500強掙得多,但是,這利潤的 “含金量”卻不夠高。中國500強還是 “大老粗”。 “大”——中國企業500強中,六成多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老”——傳統行業占較大比重,中石化連續5年名列榜首,中石油和國家電網公司分列第二、三名;“粗”——其中不少企業的業績靠的是行業紅利、資源紅利和政策紅利,而非技術紅利、管理紅利。
    這樣的特征在 “中國企業500強”身上已經延續了多年。如果說,2001年剛剛開始引進 “500強”概念的中國企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中國的市場機制還不夠完善,那么,經過8年越來越開放的市場經濟洗禮和自我發展積累,我們企業的規模和盈利能力有了極大改觀。但是,為何這些 “大老粗”的特征仍然存在?如何才能讓我們的企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強者?
中國經濟報
500強中民企太少
    “中國企業500強”就像是一面鏡子,它照出的,不僅僅是經濟形勢和我國企業的實力,也照出了市場經濟背后隱身的行政權力。當然,更重要的是,國企的壯大,也意味著民企相對弱小。所以,在這面“中國企業500強”的鏡子中,也看到了一些民營企業的生存困境。
    到目前為止,民營企業吸納就業人口已超過1億,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超過60%。改革開放30年來,民營企業歷經重重阻礙,終于成長為撐起國家經濟半邊天的大樹。但是,對民營企業的歧視無處不在,直到今天,在部門利益的阻礙下,許多行業仍然設置了過高的門檻,一些民營企業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有人曾對各種類型企業的平均壽命作過統計,世界500強企業平均壽命為40年,跨國公司平均壽命為12年,中國大中型企業平均壽命7~8年,而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3年。這種現象的存在固然可以歸結為民營企業缺乏戰略管理和有效的組織構建,但是,其中的體制性因素我們也不能忽視。
北京青年報
500強的利潤率太高
    中企500強利潤超美,這個簡單對比后得出的感性結論,恐怕比發布會上的一大堆理性數據更吸引人。但若就此認為中國企業已實現“趕美超英”甚至“領跑全球”,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個數據有著諸多特定的“背景”,而透過這些特定背景,恰恰折射出中美企業間存在的巨大差距。
    首先,位于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中心,美國企業所受到的沖擊遠遠大于中國企業。從數據看,2009中國企業500強凈利潤較上年下降了12.4%,而美企則較上年大幅縮水84.67%,再加上匯率劇變、美元貶值,共同促成了“中企500強利潤超美”的現實。顯然,這并非正常情況下的真實反映,危機之后孰強孰弱還很難說。
    其次,要認清中美企業群體的“性質迥異”。中國企業500強中,六成多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而美國500強則大多是民營企業。今年我國共有34家內地公司入圍2009世界企業500強,但其中民營企業僅有一家。國有“性質”使不少國企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行業、資源、政策等壟斷性紅利,而不是管理紅利。而在真正的市場競爭中,只有靠管理實力,才能成長為真正的強企,才能打造出百年品牌。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中企500強僅僅是“利潤”超美。從經濟實力看,2009美國500強企業營業收入為10.69萬億美元,而中國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折合成美元為36805億美元,僅相當于美企的34.42%,二者仍差距明顯。從某種程度上說,中企群體的 “超額利潤”,除了受金融危機影響相對較小之外,更來源于其國有壟斷性質。而美企利潤驟降,則更多的是一種危機下的自然收縮。危機過后的 “利潤”格局,恐怕最終還要由市場說了算。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