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進口全國一個價行得通嗎?
2009-8-9 13:5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邱林
事件
“應當確定,中國2009年的進口鐵礦石價格即為全國統一價格。”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日前召開的中鋼協三屆六次常務理事 (擴大)會上表示,所有中國鋼鐵企業,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全都實行一個價格,以逐步結束我國進口鐵礦石的混亂局面,形成中國進口鐵礦石新模式。(8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看到中鋼協“進口全國一個價”這樣的豪言壯語,我們感受到的不是振奮,而是無奈。事實上,幾年來類似的口號已是老生常談,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
眾所周知,我國鐵礦石進口價格混亂問題由來已久。長期以來,鐵礦石進口長協礦價格一直低于現貨礦價格,其間存有巨大套利空間。一些具有進口資質的大型鋼企和貿易商在進口了便宜的長協礦以后,在現貨市場轉手倒賣給不具進口資質的中小鋼企,牟取巨額利差。一些大型鋼企的利潤甚至主要源于倒賣長協礦。事實上,我國具有計劃經濟色彩的鐵礦石進口代理制以及衍生出的價格雙軌制,是這些問題的源頭。
在當前形勢下,中鋼協要取消鐵礦石現貨貿易,鐵礦石進口全國只有一個價格,其主觀愿望是好的,但是否行得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卻是另外一回事。設想一下,如果現在中鋼協一道命令下發,要求進口全國一個價,實際上就停止了鐵礦石現貨貿易,進口只剩下長協礦,那么最容易從中受益的是誰?無疑是擁有長協礦進口資質的那些大型鋼企或貿易商,中小鋼企仍只能從他們手中購買鐵礦石。
實際上,不管是削減擁有進口資質企業的數量,還是取消鐵礦石現貨市場,并不能解決價格混亂的問題。只要存在多渠道進口鐵礦石,大型鋼企與中小鋼企沒有形成利益共享,進口全國一個價就很難實現。而一味要求進口一個價而沒有足夠的監管,甚至可能因為進口權的集中造成更大的權力尋租和炒作倒賣的空間。
如何達到鐵礦石進口全國一個價,筆者認為,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增加與礦業巨頭的談判力量,掌握需求方強大的主導權;二是要對中鋼協進行改革,將其改造成為獨立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商業協會;三是改革目前的進口代理制度,成立一個獨立的進口組織,統一國際采購,然后公平的向國內所有企業拍賣或者協議銷售。
專家還建議,應當建立新的制度讓這些有富余長協礦的企業杜絕階段性變相囤積貨物、炒賣貨物等現象;對于缺乏進口渠道的企業,實施全國范圍內的進口鐵礦石專營制度或完全代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