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勾畫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藍圖
2009-8-6 9: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到2020年,地區GDP接近或達到4萬億元,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目標全面實現 ■本報記者 李晉田 ■陳衍水
“到2012年,人均GDP接近或達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地方財政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到2017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兩番,比全國提前3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地區GDP接近或達到4萬億元,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之區、改革開放之區、文明祥和之區、生態優美之區。”
在日前中共福建省委八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的《福建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以下稱《實施意見》)中,這樣描述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遠景。
“此次出臺的《實施意見》是對《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具體化和明細化,也標志著福建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全面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备=ㄊ≌l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益生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楊益生說,《實施意見》更加突出了平臺建設,提出構筑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在產業對接、經貿往來、文化交流、人才交流等方面都明確了具體措施。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在兩岸經貿關系制度化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提出閩臺雙向投資的合作機制,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臺灣投資興業,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合作局面。
而且“更加突出了海西經濟區發展的重點,《實施意見》專門用兩個篇章闡述了‘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楊益生告訴記者。
在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方面,加快形成海峽西岸港口群,圍繞發展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整合港灣資源,形成海峽西岸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港口群;加快建設高速公路網和海峽鐵路網,逐步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推進形成“三縱六橫九環”鐵路網,使海西鐵路成為國家路網的重要通道和交通樞紐。
在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建設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堅持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落實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方案,突出項目帶動和產業帶動,加快產業升級;而且要求,培育發展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發揮工業園區的載體作用,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提升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的功能。
此外,還強調發揮公共服務平臺的支撐作用,加強金融擔保、技術研發、產品檢測、專業市場、現代物流、營銷聯盟、人才培訓、行業協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產業集聚能力。
楊益生說,《實施意見》對福建的九地市進行了明確的定位,強化福州省會中心城市重心輻射作用和廈門經濟特區龍頭示范作用,發揮泉州創業型城市的支撐帶動作用,漳州、莆田、寧德的骨干作用,三明、南平、龍巖的前鋒作用,進一步強調了各地市在海西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此外,《實施意見》還對區域統籌合作發展、省際合作也作出了具體安排。統籌區域內各項建設安排,適時調整行政區劃分,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推動城市聯盟,促進城際協作,逐步形成以區域中心城市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基礎的城鎮體系。在省際區域協作方面,積極推動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經濟聯系與合作,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探索建立產業、交通、環保、金融、信息、城鄉規劃、能源資源、區域通關等領域的協調機制,推動合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