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口岸成為連接香港與內地又一“黃金通道”
2009-8-5 15: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全國惟一實行“一地兩檢”的口岸,深圳灣口岸開通兩周年來,旅檢業務發展迅速,在深港合作方面起到了極大的示范作用。
據了解,深圳灣海關自口岸開通以來,致力于文明執法,為旅客提供優質高效服務。針對口岸開通之初各項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給旅客通關帶來的不便,深圳灣海關積極地推動完善口岸建設,積極反饋、協調口岸發展以及二期建設中的有關問題,不斷推進包括涉及旅檢大廳二樓應急通道、緝私辦公場所、監管設施等16個建設項目在內的口岸配套建設的完善。目前,通關硬環境較之開關初期已有了質的飛躍,口岸各項配套設施正在加緊完善當中,
與此同時,深圳灣海關還通過優質高效以及人性化服務,努力營造和諧的通關軟環境。兩年來,該關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服務,如為每天往返于兩地的深港學童設立了專門的“學童通道”,在旅檢客車通道設立了禮遇通道和港澳居民專用小汽車通道,為特殊旅客快速辦理手續;專門出臺旅檢現場落實寬嚴相濟和理性執法的指導意見,就旅檢現場的驗放標準、原則、尺度等方面作出規定,規范和統一現場執法,堅持文明理性執法,增強干部對旅檢業務各項規章制度的掌握和理解。該關還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推行政務公開,在旅檢現場設置公告板、利用電子顯示屏廣泛宣傳海關法律規定;充分利用媒體及社會各界的輿論力量,對通關規定和便民措施進行宣傳。
深圳灣海關的優質服務有效推動了口岸客流攀升,“一地兩檢”查驗模式更促進了深港兩地人流物流的便利流動。在深圳灣海關和口岸各聯檢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深圳灣口岸“一地兩檢”模式所帶來的良好通關效應已逐漸顯現出來。越來越多的旅客和車輛選擇從深圳灣口岸出入境,從而成為連接香港與內地的又一條物流“黃金(212,1.76,0.84%)通道”,直接帶動深圳、泛珠三角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深圳灣口岸二期工程建設、口岸配套設施的進一步完善以及2010年沿江高速公路的建成,深圳灣口岸“一地兩檢”的通關模式將為進出口企業和過境旅客提供更多便利,物流及人流量的大幅度增長將帶動深圳西部形成新的口岸經濟圈,從而實現深圳口岸通關“東進東出、西進西出”兩翼齊頭并進發展戰略。
相關鏈接
據深圳海關統計,2009年上半年,深圳灣海關共監管進出境旅客897.8萬人次,占進出深圳口岸總人數的10.53%,位居第三。監管進出境客運車輛101.9萬輛次,占進出深圳口岸總客運車輛數的30.29%,位居第二,而2008年上述兩者的比例分別為9.5%、21.94%。
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7月1日,深圳灣海關共監管進出境旅客2831.2萬人次,日均3.88萬人次;客運車輛300.15萬輛次,日均4112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