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鋼材市場大勢談
2009-8-4 15:0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大方
2009年上半年以來,鋼材市場走勢一波三折,從年初的強勁反彈到第一季度末的大幅下跌,到第二季度末第三季度初又重現大幅上漲的態勢,在半年之內,鋼材價格這樣大起大落,漲跌節奏轉換如此之快,在歷史上是沒有過的。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中國經濟和國內市場已經基本融入國際市場之中,從原來的計劃經濟逐步過渡到完全市場經濟,因此現在判斷下半年的鋼材價格行情必須關注國內經濟環境的最新變化,這樣才能得出最準確地判斷。下面筆者根據目前手頭掌握的資料,對下半年整個鋼鐵貿易的大環境做些簡單地分析,相信能對大家的貿易活動有所幫助。
一、宏觀環境將會 “外松內緊”
央行調查統計司初步報告顯示,6月份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較上月新增15304億元,各項存款較上月新增20022億元,詳細數據將于近日公布。這是央行自公布月度金融數據以來首次提前單獨公布新增存貸款單項數據。
如此,6月份成為第二季度以來新增貸款首次超過萬億元的月份,也是2009年月度新增貸款的次高月份。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新增貸款出現了逐月增加現象,其中4月份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5918億元,5月份增加6645億元,6月份增加15304億元。加之第一季度人民幣貸款4.58萬億元的天量增長,2009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7.37萬億元,遠遠超過年初所確定的5萬億元的年度貸款規模。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在國際金融危機肆虐之時,7.37萬億元貸款有利于拉動投資需求,為擴內需、保增長添柴加薪;同時,現代經濟以金融為核心,信貸一定程度上就是 “信心”的代名詞,7.37萬億元貸款有利于打掉通貨緊縮預期,提振經濟復蘇信心。
最近,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二季度例會提出,下一階段要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要加大對“三農”、中小企業等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企業的貸款。
但是下半年能否還能保持上半年這樣靠加速信貸投放來拉動經濟的模式,依照目前的輿論環境的細微變化和各個渠道釋放的信息來看,可能性不大,下半年信貸投放相對于上半年肯定會收緊。
就政府的財政狀況而言,在民間投資尚未完全啟動的情況下,單純依靠政府繼續投資,政府財政面臨著相當大的壓力。特別是從2008年10月份以來,中央財政收入連續7個月下跌,5月份才止跌回升。由此,下半年繼續大規模的政府投資面臨財政瓶頸,政府財政收支失衡的問題會更為突出。預期管理層將有優化信貸結構的措施出臺,以防止短期內出現通脹、局部經濟過熱。信貸投放節奏可能出現階段性的明松暗緊態勢。
二、產業環境亂象叢生
隨著鋼鐵產業的逐步回暖,產業環境混亂的局面急需整治的現實已經落入了管理層的視野。近期集中性地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就是為了梳理國內鋼鐵產業環境混亂的局面,其中特別重要的就是鐵礦石問題和產業集中度過低問題。
1.鐵礦石問題
鐵礦石問題最近已經上升到政治層面,由于在鐵礦石談判中存在的一系列商業賄賂等暗箱操作問題,國家有關部門日趨強硬的表態意味著目前鐵礦石談判的僵局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從目前看,雖然國家有關部門聲稱在港口已經有1億噸以上的鐵礦石庫存,能保障鋼鐵行業9月份以前的生產需要,但是在這1億噸鐵礦石存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國際三大鐵礦石公司在第一季度利用運費低的優勢,采用先發運后定價的模式發運到中國港口的,這樣也加大了它們的談判資本。在目前三大鐵礦石公司暫停向中國發貨的局面下,集體拉高鐵礦石現貨價格,間接為鐵礦石協議價格的談判創造有利的市場環境是其不爭的目的。
2.產業集中度過低
產業集中度不高,從2005年國家制定鋼鐵產業政策時就已經被意識到。當時,國家就制定了通過兼并重組提高鋼鐵集中度的長短期目標,而到今天,國內鋼鐵業的兼并重組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突破,依然阻力重重,這其中的原因依然與 “內斗”有關。
近日,旨在推進鋼鐵企業兼并重組的 《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條例》已經由工信部初步制定完成,并有望近期出臺。這意味著期盼多年的鋼鐵業并購重組大幕有望正式開啟,這意味著下半年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將持續加速。從目前的政策著力點來看,國進民退將成為政策的潛臺詞,在目前產業集中度較低,產能過剩的局面下,追求利潤的民營鋼鐵生產企業如何選擇退出的路徑已經成為必然的選擇,國家也會逐漸通過控制原材料、貸款、土地、環保等措施收緊民營鋼企的生存空間,通過市場倒逼一批民營鋼企通過被兼并重組退出市場。所以,下半年鋼鐵企業的生存空間還會逐漸收緊,基本不會像上半年這樣出現暴利的局面。
三、下半年鋼材走勢預測
從大的宏觀面來看,下半年市場的資金面將逐漸收緊。關鍵是,一方面,超量放貸帶來的通貨膨脹預期將直接影響正常的經濟復蘇;另一方面,已經出現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銳減和民營經濟持幣觀望導致后續配套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所以,下半年資金面將維持穩中趨緊的微調局面。
雖然近期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有所回升,連帶鋼材價格也穩步走高,但是就拿螺紋鋼舉例,生產成本目前在每噸3600元左右,鋼廠出廠價格已經到了每噸4000元左右。對鋼廠而言,這已經可以算暴利了,而且鋼廠通過不足量發貨等手段繼續拉升鋼材市場價格。但是沒有需求的價格是不可能支撐很長時間的,目前鋼廠的拉升措施其實也是對目前市場的反向操作,如果不通過拉升國內價格間接抬升國際市場價格,依照目前的國內外價差,國外低價資源就將沖擊國內市場。一旦出現價格回調的勢頭,持續一段時間以后,鋼廠就會開始分化,事實上的價格聯盟就會瓦解。所以根據目前的情況,由于第三季度國內反恐和國慶閱兵的需要,運輸環節異常緊張,國內鋼材資源的流動性受限,加之原材料漲價和鋼廠提價的慣性上漲,導致短期內鋼材市場走勢還將維持一個漲勢。但是第四季度的鋼材價格走勢不容樂觀,一方面是各種漲價因素經過一段時間已經被消化,如果下游需求還是沒有真正的釋放,鋼材市場價格是得不到支撐的。而且隨著目前鋼廠生產利潤的加大,產能釋放的自控性就會減弱,過剩且不自控的產能和遲遲不能釋放的下游需求必然導致市場價格出現滯漲現象,即伴隨市場價格的拉升出現庫存增加,需求減少的現實。這樣隨之而來的,也將是市場價格的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