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超前面對交通擁堵
2009-8-31 10: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綿竹,隨著9月1日的臨近,一批學校、幼兒園建成投入使用,農房重建、城鎮房屋加固維修也接近尾聲,衛生院、安居房、廉租房拔地而起,寬敞的道路、橋梁等高起點規劃、配套設施完備的城鎮建設正在有條不紊的建設。眼下,一直生活在被稱為“建設大工地”的綿竹百姓們,交通問題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安全宜居的住房、寬敞明亮的學校以及良好的就醫環境……一個個新項目的投入使用讓綿竹的老百姓倍感喜悅,但“交通擁堵”、“停車難”等現象也讓綿竹市民倍感“煩惱”,同時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我每天都要經過這里,每天都在堵,不知道啥時候道路才順暢!”今年75歲,家住綿竹城區月波上街的張龍福老人每天都會沿著市區馬尾河、中心廣場、人民公園走一大圈,既鍛煉了身體,又能隨時了解全市的大事小事。“現在綿竹城區的街道一邊在進行市政建設,一邊是貨車,公交車,小車,混凝土攪拌車,三輪車互相擁擠,亂成一團。再加上震后城里新增了好多汽車,就沿街停放,現在出行太不方便了。”
地震讓綿竹成為全省受災最為嚴重的縣之一,城鎮房屋維修加固、道路橋梁加固、自來水、天然氣等管網建設等重建同時的進行,10余萬的外來勞動力進入綿竹,四處開挖建設。再加上地震后,經濟強縣的綿竹消費空前旺盛,震后綿竹汽車消費出現“井噴”,出現了綿竹大街小巷車滿為患的景象。短短一年多時間,綿竹車輛增加5000余輛,“出行難”、“停車難”的交通擁堵現象隨之出現。
“造成綿竹目前市區行車不便和停車難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區街道大面積開挖減少行車空間。二是城區大量房屋加固,讓城市管理的有序性受到影響。三是停車場的不配套。從長遠看,增加與日益增長的車輛進行配套的停車場是避免亂停亂放,交通有序是解決問題的根源。”針對目前的現狀,綿竹市政府透露,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想辦法,采取有效措施,應對這一備受市民關注的問題。
據介紹,綿竹的災后重建規劃中,把新東城區作為未來政治社會經濟的發展重心。目前,市規劃部門正與城管部門一起對該市整個老城區的建筑進行摸底調查,希望利用災后重建大量政府設施、機關單位搬遷至城東新區這一契機,把老城區較為擁擠的重要街道、路段進行重新打造,規劃一些停車場,擴寬街道,從根本上解決停車難問題。另一方面,綿竹正在加大對交通秩序的整治,相關部門開展了“城鄉交通秩序治理”活動,加大對亂停亂放車主的教育和處罰力度,規范了城市秩序。
與此同時,綿竹市區的二環路正在江蘇的援建下進行全面改造和新建,二環路是綿竹震后恢復重建的交通要道,大量救災物資須從該路運往市域各鎮鄉,同時也是市域交通主骨架,二環路的改建完成將為疏散主城交通、緩解過境交通壓力等方面提供強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