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紅河大橋9月1日試通車 專供貨車通行
2009-8-31 9: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8月6日,蒙自至新街高速公路建成通車;9月1日,中越紅河大橋建成試通車。從昆明南下對接越南北部的公路,由此全程均為一級以上公路。這條傳承古今的快速通道,將亞洲經濟增速較快的兩個國家連在了一起,必將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匯集,也必將帶動中越雙邊貿易。在不到5公里長的河口——老街邊境經濟合作區,中越雙邊至此共有3座大橋相連。目前,越南老街至河內的高等級公路已經開工建設,有望2013年建成。屆時,快捷的交通走廊將昆(明) 河(內)經濟走廊緊緊串在了一起。
“咣當!咣當!”一列滿載瓷磚、化肥的貨運列車朝河口方向徐徐開來。列車輪子下面,是被滾壓了近百年的滇越米軌鐵路。這條鐵路一頭連著中國昆明,另一頭通達越南海防。歷經百年風雨剝蝕,蜿蜒盤旋在連綿群山中的這條鐵龍,已顯老態。
在滇越鐵路旁邊,各型汽車飛馳在一條剛剛貫通的雙向四車道公路上。這條現代高等級公路從昆明一路向南,過河搭橋、逢山開路,奔向越南。
3條紐帶跨越界河
沿河大道抓緊掃尾工程,新口岸聯檢大樓抓緊施工。圍繞中越紅河大橋9月1日開通試運行,河口縣城建設最近熱火朝天。記者8月20日在現場看到,在北山片區跨越紅河連接越南金城開發區的紅河大橋,其實已經完工。就待口岸聯檢大樓建成,9月1日同步投入使用。中越紅河大橋全長295米,雙向4車道,2條人行道。可通過載重量達120噸的汽車。該橋建成后,每天將有400~500輛重型汽車通過。
在河口口岸南溪河上,此前有中越鐵路大橋。1993年,中國河口——越南老街口岸恢復開通;1996年,滇越鐵路開通國際貨運,中越鐵路大橋重現列車穿梭。2001年,中越南溪河公路大橋和口岸聯檢大樓投入使用,結束了汽車、火車、自行車、行人、貨物共用中越鐵路大橋的歷史。記者20日在現場看到,中越鐵路大橋目前只通行國際貨運列車,進出境汽車和行人走中越南溪河公路大橋。入夜后,白天十分繁忙的中越南溪河公路大橋靜靜地橫跨在河面上;一名中國巡道工在100米外的中越鐵路大橋上巡查,走到橋中央分界處,這名巡道工轉身走回中方轄區。
新橋專供貨車通行
據了解,中越紅河大橋建成后,南溪河大橋繼續供行人出入境使用,而進出境貨物和車輛將改走中越紅河大橋。在中越紅河大橋另一頭的越南,聯檢大樓也正抓緊建設。報經中央政府批準后,新河口口岸聯檢大樓和中越紅河大橋,將于11月1日正式開通。新河口口岸聯檢大樓和中越紅河大橋開通后,將激活正在建設的北山開發區。
6年前,記者跟隨社科專家到河口縣調研,河口瑤族自治縣領導呼吁國家加快河口口岸建設,因為越南已經加大投入改造老街基礎設施和金城開發區建設,與中方形成競爭態勢。記者8月20日到此發現,實現三通一平的越南金城開發區,還未出現交易市場、工廠、商住樓等建筑,是一片平地。而隔江相望的北山開發區,已經涌現大量居住、交易等建筑。據河口瑤族自治縣商務局有關人士介紹,北山片區建設規劃面積2.85平方公里,預計投資11億元,將建設進出口貨物查驗貨場、商貿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邊民互市市場、保稅倉庫、出口加工區等。
昆明—東盟 抄河口近道
全程雙向四車道 5小時可抵河口
8月19日中午12點50分,我們驅車從昆明出發奔向越南,感受新近貫通的中越公路大通道(云南段)。此前,云南境內的昆明至瑞麗的中緬公路大通道中國段,昆明至磨憨的中老泰公路國際大通道(昆曼公路中國段)已經貫通,但這兩條通道均耗時11小時左右,而中越公路大通道僅5個多小時就可到國門。
由于昆河公路石林至蒙自段基本為兩車道的二級公路,部分路段還時常堵車,我們選擇走全程均為雙向四車道的昆明—玉溪—通海—建水—雞街—蒙自—新街—河口方向。當日13點20分,我們駛入昆玉高速公路。14點20分,抵達玉溪九龍池出口。本可以沿玉溪至江川高速公路和江川至通海一級路前往通海。可我們一路向南,選擇另一條路作對比。從研和出口駛離昆玉高速,出收費站沿二級公路前往通海,轎車限速60公里/小時至80公里/小時,35公里長的這一路段耗時40分鐘。進入通海縣城需要走五六公里車流較大的環城公路,沒法快速通過。與回程走通海—江川—玉溪方向相比,全程為雙向四車道公路的江川方向要快一些。不過,這一方向出通海縣城一段和進江川縣城前一段,路面破損嚴重。
到通海縣城南郊,我們再次進入通海至建水高速公路。40分鐘到建水后,緊接著進入通往雞街的雞(街)石(屏)高速公路。40分鐘后至雞街收費站, 沿雙向四車道的紅河大道一直往南,20分鐘后到達蒙自到新街高速公路的新安所收費站。在新安所收費站前,有公告提醒:為期一個月的試通車期間,客車和超過40噸的貨車暫不能駛入。在路政人員的引導下,一輛輛不知情的大型貨車調頭走老路。昆明到蒙自耗時4小時左右,總過路費95元。
耗時1個半小時、繳費60元,我們走新建成的高速公路抵達河口收費站,時針指向晚上7點。如果除去中途休息和在蒙自等人的時間,昆明至河口全程耗時5個多小時。其中,蒙自至新街38公里長下坡路段確需謹慎駕駛。
行走在中越公路大通道的這一末端路段,記者感到車輛明顯減少,看到的貨車更是微乎其微。河口收費站一位女收費員告訴記者:以前每班(一天3班)的過往車輛 只有100輛左右,現在幾乎增加了一倍。第二天,記者在河口口岸問一位用農用車從蒙自拉石榴來交易的師傅,為何新路的車流偏少?這位師傅說:主要是新路限制客車和40噸以上貨車通行,好多車輛只好走老路。
■ 記者見聞一
海關遺址 40年風雨見證滇越商貿往來
河口,中越邊境上的一座小城,因地處南溪河與紅河交匯口而得名。透過老河口海關等遺址,這座歷史悠久的河谷商埠,仿佛像一位老人在向我們訴說著曾經的繁華和風云。
老河口海關遺址位于現在的河口大橋前,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法式建筑。墻上的百葉窗和所標注的“1897”字樣,凸顯其異域風格和悠久歷史。今天,中國海關在河口大橋前設關。為方便雙邊貿易發展,實現了鐵路貨運每天24小時通關,公路貨運和人員每天15小時通關。
早晨7時許,一位來自附近農場的老伯來到海關附近的河堤上休閑散步。他告訴記者:自己來河口40多年了,是從湖南支邊過來種橡膠的,那時自己才20多歲。40年來,他見證了河口的興衰變遷和中越邊民的親疏離合。
走在車水馬龍的河口馬路上,我的思緒游離市井喧囂。這條被踩踏了數百年的商道,在眼前流光溢彩起來。恍惚間,風里來雨里去的先輩就走在前頭。他們批著蓑衣、提著馬燈,還有鈴響不斷的馬隊。河口瑤族自治縣副縣長萬玉傳向我介紹的河口商貿史,變換成這樣一幅幅歷史畫卷:1895年,河口被辟為商埠。當時,紅河航道上每日“大船三百,小船千艘。千帆云集,往來如蟻”。滇越鐵路1910年建成通車后,云南進出口物資80%經過河口口岸,使河口口岸成為中國西南對外商貿最大的集散地。1993年,中國河口——越南老街口岸恢復開通;1996年,滇越鐵路開通國際貨運,中越鐵路大橋重現列車穿梭。2001年,中越南溪河公路大橋和口岸聯檢大樓投入使用。
由于平均時速只有三四十公里,雨季又經常遭遇塌方落石等危害,百年滇越鐵路已經停開昆明至河口耗時16小時的客運。不應忘卻的是,這條鐵路提速了滇南工業文明的進程,使云南成為最早擁有鐵路的省份。“河口這幾年外貿紅火,火車貨運能力大,還不能完全停開”,一位頭戴斗笠、常年在河口站打掃衛生的大媽8月21日這樣對記者說。在大媽背后的群山里,新的準軌鐵路已經動工修建。準軌鐵路一直延伸到昆明,可望在4年后完全取代滇越米軌鐵路,成為規劃中的泛亞鐵路東線。
越南女孩阿蘭期待大通道貫通實現愿望
“公路通了要去昆明旅游”
8月20日早晨8點,河口口岸舉行了簡短的升國旗儀式。隨后,越南通往中國的關卡打開。越南婦女戴著越南草帽,清一色的用一塊紗布或圍巾掩住口鼻,推著改裝過的單車,每天在中越大橋兩邊往往返返。擁擠的婦女中偶爾夾雜著的幾個男人。單車后坐上都橫綁著50厘米左右的鋼擔,兩頭擔著拉貨的竹編大籮筐,據當地人介紹,就是這種單車,一個越南婦女就能拉上好幾百斤的貨物,多如小山的貨物和她們瘦弱的身軀形成強烈的對比。
不到一分鐘,一條從邊境檢察站排到中越邊界橋上的人龍就出現了,越南女孩阿蘭辦完通關手續后,推著單車向批發市場沖了過去。一般每天早上從中越大橋過來的越南人要么和阿蘭一樣是來置辦貨物,要么是來銷售自家出產的農副產品,要不就是專門從事采購運輸的。為了第一時間搶到新鮮水果,阿蘭把單車靠放在一個小巷里,拿上一個籮筐招了一輛載貨三輪摩托奔馳而去。記者一行兩人隨即追了上去,原來阿蘭正準備到河口水果批發市場采購新鮮貨。
記者上前攀談,由于語言不通,阿蘭羞澀地用圍巾遮住臉部,繼續采購水果。批發市場里不少商家都是阿蘭的朋友,熱情的向她推銷產品。昭通蘋果、庫爾勒香梨、河北水晶梨……,沒過一會兒,車上已經裝了半車貨。批發商張阿姨主動走了過來,“阿蘭每天都會來我們家進貨。就這幾天行情來看,一公斤水晶梨的批發價是2.5元左右,她批發到越南可以賣到6元左右。”阿蘭讓張阿姨翻譯說:“越南的消費水平相對較低,6元1公斤的梨子價格偏高,但近幾年從河口進入越南觀光的中國游客越來越多,高品質的水果很受歡迎。我家在老街就有一個販賣新鮮水果的水果檔,各國游客成了主要的消費者。”
載貨摩托車師傅姓吳,是阿蘭在河口進貨的老拍檔,每天都會接送往返口岸與批發市場間。他給記者翻譯說:“阿蘭一家6口人,全家生計都靠阿蘭和母親辛苦經營的水果檔,15歲開始就做起了生意,10年來已不知往返了多少趟。”
上午9點,阿蘭采購完畢,主動跟我們攀談起來,無奈越南語確有難度,還得靠司機幫忙。“越南農產品不豐富,很多都要從河口進過去。而且現在在河口能買到中國各地最好最新鮮的水果,價格也很實惠。”阿蘭說。當記者問到中越公路國際大通道貫通后對她的生活會有什么影響,她沒多做思量,回答:“公路通了,大量水果產品能及時來到河口,我們生意也會越來越好。運輸時間縮短,價格難說還能降低。”阿蘭想了想問記者:“去昆明要幾個小時?”當得知乘車只用5個小時后,她一臉喜悅地說:“我從來沒去過昆明,等存夠了錢一定要去玩一趟。不少同鄉都到昆明學習漢語,我很羨慕她們。”
10分鐘后,阿蘭就把一車的貨物熟練地搬到單車籮筐里,推著車排隊準備出關。這樣辛苦的工作成了阿蘭每天早晨的必修課。9點半,阿蘭辦完所有手續返回越南,過橋前,轉過身笑了笑,繼續推車前行。
■記者見聞二
河口街頭掙錢的越南婦女多
漫步在中越邊民互市市場,在此擺攤的越南人耐心地招徠顧客。
8月20日中午的烈日下,4名越南婦女正在用力推拉一輛大如中型貨車的人力車。一人如纖夫般在前拉,另三人在后面手推背頂。在她們旁邊,不時有肩披吊床、手提工藝品的越南男子悠然叫賣。在河口街頭,過來掙錢的越南婦女明顯多于男性,經常能看到越南婦女用自行車馱著上百斤重的貨物艱難前行,或拖拉著大包小包的中國貨回國。越南女性承擔了許多本該由男性做的力氣活,她們的辛勞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