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航道運輸串起三個百億產業集群
2009-8-3 23:5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這幾天,湖州辛子精工機械股份公司總經理孫誠,帶領工程部人員實地考察,準備在湖鋼線旁邊建造500噸級全封閉的碼頭泊位。
湖州辛子精工企業園區臨靠長湖申線和湖鋼航道交叉口,總投資23.33億元,計劃4年內建成投產,年銷售將達37.52億元。園區內已落戶12家企業,主要生產軸承和汽車零部件,為世界八大頂尖軸承企業配套供貨,將打造成中國最大的軸承部件、汽車零部件先進生產制造基地。截至目前,投產、試運行企業11家,已完成銷售收入1.68億元。
孫誠說:“當時考察了杭州、湖州、嘉興、安吉,最終選定湖州作為投資點,就是看中了長湖申線航道的優勢——大量鋼材原料從水路運入,而成品的軸承和汽車零部件通過水運直達上海港,遠銷國外,一年貨物運量達30萬噸。”
與辛子精工企業園區相隔不遠的永興特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上市企業,主要利用廢鋼煉制不銹鋼產品,去年銷售達45億元。為加快推進企業轉型,今年公司將投資3.8億元,對電爐進行改造升級,原材料需求量增加。總經理助理鄭煒祥說:“由于公路運輸成本高,原材料和不銹鋼成品運輸迫切轉向水運。每年30萬噸貨運量,水路與公路運輸相比,運費可以節省1000萬元。”
據了解,長湖申線是湖州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的水上大動脈,在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省首條千噸級航道湖嘉申線湖州段建成后,去年,總投資18.59億元的長湖申線浙江段航道擴建工程開工建設,京杭運河“四改三”湖州段工程項目將于明年改造建設,以接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迎接“高速水運經濟”時代。
一條條水上高速航道如同一根根紐帶,串起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帶旺了沿河產業和臨港經濟。國內外大集團、大公司紛紛在長湖申線沿河“筑巢”,依托水運優勢,搶占市場,壯大規模。中國制造500強的“金洲集團”擴建的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項目,有3個臨河而居;“富鋼集團”今年將投入8億元,擴展特種鋼材生產規模,建造現代物流碼頭,年吞吐量160萬噸。同時,“久立特大不銹鋼”、“阿祥重工”等重大項目也加快了建設速度。
不僅僅是冶金制造,長湖申線航道沿線目前還聚集了木材加工、水泥新型建材兩個年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
長湖申線南潯段有木材加工生產企業300多家,系全國最大的生產實木地板基地。每年生產所需的100多萬噸原木,從張家港中轉后,90%以上通過水路直接運抵南潯,降低運輸成本。使“世友”、“久盛”、“格爾森”等木地板品牌企業增強了市場競爭力,產銷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
位于長湖申線源頭的長興縣,央企中國建材集團投巨資收購重組了水泥企業,統一營銷,降低成本,沿線水泥熟料年水運量達2000多萬噸。同時,新型建材業異軍突起,利用工業廢渣生產新型環保墻磚、砌塊,替代傳統的建材產品,深受長三角城鎮建設的青睞。
臨港經濟產業帶的形成,也推動了內河水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湖州港的開發。據悉,湖州市今年將加快安吉川達集裝箱碼頭、長興捷通物流碼頭擴建工程、長興物流園區、德清升大物流等重點物流項目建設,為臨港企業提供裝卸存儲、中轉配送一條龍服務,打造全國內河現代化大港。
另據港航管理部門透露,今年上半年,湖州港貨物吞吐量達6981萬噸,同比增長6%,排名至全國內河港口10強第二位。目前,湖州市加快構筑“一核兩帶”制造業發展新格局,以中心城市產業“極核”為基礎,以南太湖產業帶和臨杭產業帶為兩翼,正向長湖申線和京杭運河航道聚集,內河臨港經濟產業帶已形成圓形狀,輻射長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