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提交十大交通政策建議
2009-8-3 22: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不斷上行的油價使大量中小物流企業被迫淘汰,行業格局隨之發生變化;同時,“大噸小標”造成的“假超載、真罰款”等不合理的交通問題令企業備受困擾。為落實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受國家發改委的委托,著手進行物流業發展政策措施研究,截至目前,《關于物流業稅收問題的政策建議》已提交政府有關部門并得到初步認可,《關于交通管理有關問題的政策建議》現已擬就,并公開征集修改意見。
提高物流企業階段性補貼
“大噸小標”問題,是當前物流企業正常運營的嚴重障礙。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實行按車輛行駛證核定載質量、計征養路費的政策,相當部分商用車制造廠為了迎合客戶少繳養路費的心理,對同樣的車輛申報不同的載質量目錄,形成了“大噸小標”的情況。例如:某汽車廠生產的一款廂式貨車,箱長6.1米,容積32立方米;完全相同的底盤、發動機和變速箱,卻登記為兩個目錄。這些車輛按照“大噸”裝貨,“小標”罰款,形成了事實上的“假超載”。“假超載”10%以內罰款數百元,30%以內罰款兩三千元。由于“假超載”問題,出現交通事故時也成為保險公司免責的理由。
在充分聽取物流企業的訴求后,聯合會建議:由工業和信息部牽頭,組織商用車輛生產廠商對全國各類“大噸小標”商用車輛在用目錄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對同一車型統一按已批準的最高載質量重新核定和修改目錄;由公安部車輛管理部門統一辦理更換行駛證,把重新核定的載質量作為檢查的依據。
燃油稅改革大大減輕了停駛或出勤率不高車輛的稅費負擔,但滿勤滿載的物流企業車輛成本增加較多。按目前價格計算,燃油成本約占物流企業運輸成本的40%左右,這就意味著燃油零售價格每上升10%,物流企業運輸業務成本就會增加4%。在運輸型物流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3%~5%的情況下,對其正常經營的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國際原油價格已進入上升通道,我國已連續多次提高成品油價格,同時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運輸業務量持續下降,市場運價很難提升。在成本和價格雙層擠壓下,物流企業的經營困難進一步加劇。
聯合會建議:對物流企業運輸車輛實行燃油價格補貼。在國內燃油價格提高超過5%時,對規模型物流企業進行為期3~6個月的階段性補貼。補貼資金渠道可與營業稅繳納渠道相同,允許企業用燃油購進發票按比例抵扣營業稅。為促進環保車輛加速更新,同步拉動商用車輛制造業,補貼應限于符合國家最新環保標準的綠色物流車輛。
全面清理高速公路收費站點
我國高速公路收費站點多,收費標準高。據物流企業反映,過路過橋費一般占運輸成本三分之一左右。不僅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也影響到車輛正常通行,降低了物流效率。聯合會建議:對高速公路在用收費站點進行一次全面清理,進一步控制收費公路規模,撤并收費站點;根據政府財力情況,陸續回購繁忙路段經營權,減少收費站點;對一時難以撤并的站點,在三年規劃期內降低收費標準;大力推行不停車收費系統,加快車輛通行速度。
城市物流配送系統,與供電、供水、供氣和公交系統一樣,是保證城市正常運轉的動脈系統。如果物流系統運行受阻,將會影響城市人民生活和社會安定。我國大部分城市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通行證發放不透明,配送車型不統一,小型客車運貨的現象比較普遍,通行的時間和路段限制太多等等。不僅抬高了物流企業運營成本,降低了城市物流運行效率,也增加了交通管理的難度。由于貨運車輛受進城通行證的限制,中小型客車載貨的問題愈演愈烈。客車載貨運量少,占用道路面積多,人為擴大了道路擁堵和尾氣排放。建議確定城市配送車輛的標準環保車型和規模物流企業,采用公開拍賣方式,建立統一標識的“綠色車隊”。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減少“綠色車隊”的限行時間和
路段,使他們能夠合法、高效、放心地進行城市配送服務。
從總體上來講,我國物流企業技術裝備落后,自我更新能力較弱,特別是環保型裝備使用率不高。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物流企業必須盡快更新新型環保車輛等設備,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服務能力,減輕物流活動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
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管理法規逐步健全,執法管理得到加強,公路“三亂”現象有所遏制。但是,仍有不少地方還存在許多問題:公路運輸超限超載執法檢查,除了執行國家的統一標準外,部分地區還存在自行制定的檢查與處罰標準;物流企業因同一問題被重復罰款;有的以罰款代替執法,不糾正違法行為,陷入愈罰愈超的怪圈;缺乏統一的投訴平臺和糾錯機制,不少企業被迫把罰款列入成本支出計劃。
建議清理各地不同執法標準,設立全國性的統一執法與處罰標準。同時,全國統一執法程序、統一執法規范、統一執法用語。建立全國公路執法申訴、投訴平臺,對處罰有異議的,可以申訴、投訴。建立執法復核程序,對申訴、投訴限時回復。同時,建立對全國公路運輸執法隊伍的考核程序,嚴厲處罰違規執法及執法舞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