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整治不公平交易 保護供應商利益
2009-8-29 0: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金融危機和拉動內需的背景下,為了應對銷售壓力,零售商紛紛展開大幅度的降價促銷,而向供應鏈上游逐步轉移的促銷成本,將零售商與供貨商之間由來已久的矛盾推上了火山口。
8月27日,商務部部長助理房愛卿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舉辦的論壇上表示,商務部將會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農業部、工商總局等有關部門,在總結《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研究制定規范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的行政法規。
“不客氣地說,確實出現了個別零售企業依靠自己在市場中的強勢地位,使供應商做了一些不情愿的讓利配合,導致零供關系緊張。”北京市商業聯合會供應商專業委員會主任楊寒冰說。
根據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以及社會資源研究所等3家機構聯合發布的首份《中國供應商生存現狀調查報告》(下稱《調查報告》)顯示,92.38%的超市供應商在進入超市等零售賣場時,無力與零售渠道商討價還價,在商品進入零售渠道銷售的過程中受到不公平待遇。
此次由商務部牽頭,指導行業協會推廣的《零供購銷合同范本》,將明確零供雙方之間公平、合理的當事人權利、義務和責任的關系。
同時,還將研究建立零售業風險預警機制,從零售商盈利能力和資金用途等方面,發現潛在風險,及時制止不穩定因素蔓延和風險發生。
不情愿的零供配合
《調查報告》顯示,92.38%的超市供應商為注冊資本50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而零售商占有渠道優勢,中小供應商不得不依賴零售商實現終端銷售,缺乏議價能力。
在《調查報告》中,近80%的被調查對象認為,零售商在與供應商談判時有強行壓低價格的行為,這導致的直接后果是供應商的銷售額減少。
零售商與供應商的關系常被比喻成魚水關系,“合則兩利、斗則兩敗”。
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擴大銷售,商家紛紛展開大幅度的降價促銷。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零售企業削價競爭加劇,某些零售商的促銷活動甚至低于成本價,而這些促銷成本最后往往由供應商買單。
房愛卿認為:“要避免由促銷產生的損失全部由一方承擔,同時要堅決制止虛假促銷,保障促銷產品安全,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早在今年3月,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常務理事會上曾提出了在會員中開展零供公平促銷活動的倡議。
然而,談判桌前的共識無法化解現實經營過程中的矛盾。
“零供企業之間的很多矛盾,往往最先來自于雙方最基層工作人員之間的矛盾,然后逐步升級成企業之間的矛盾。”物美控股集團董事長吳建忠說。
零售商與供應商往往在促銷人員進場費、貨品信息透明度等問題上產生分歧,供應商往往在爭議中處于弱勢。
改變零供強弱對比
“零供關系是反映市場經濟發展狀況的一個標志,也是深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更事關零售商和供應商長遠發展的戰略。”在房愛卿看來,二者之間出現的“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問題,都必須要解決。
楊寒冰的觀點代表了部分供應商的想法:“保證產品質量、及時供貨是供應商的首要責任,配合零售企業搞好市場促銷,是我們的義務。而零售商的第一責任,應該是按照合同的約定,及時結算貨款,堅決取消合同外收費,遇到問題與供應商在平等的前提下共同協商。”
由于零售商特別是大型零售商目前占據市場優勢地位,改變目前零供矛盾的主動權更多地掌握在零售商手中。
“要徹底解決零供之間的矛盾,首先從零售商開始,應該遵守一些規范制度。磕磕碰碰總是難免的;但是在準時、準確的付款和嚴禁亂收費的問題上,要有制度上的保證。”物美控股集團董事長吳建忠認為零售商應該加強自律。
而沃爾瑪中國區高級副總裁王培則表示:“沃爾瑪將嚴禁合同外促銷,不合理收費,在規范合同的過程中聽取供應商的建議,在充分尊重供應商的前提下,加強雙方在合作公平方面的多渠道溝通、協商與合作。
“現在的市場競爭已經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產業鏈的競爭,供應商與零售商承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上起到相互關聯的重要職能。”在房愛卿看來,雙方的合作程度決定著產業鏈發展、產業鏈的增值能力。”
在缺少嚴格法律、法規約束的情況下,濫用優勢地位是零供關系不協調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正在制定中的法規,旨在修復零供矛盾,增強零供企業誠信經營,風險共擔,責任共負,互利共贏。同時規范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促進零供關系合理、透明和可預見。
此外,商務部將與有關部門合作,實現信息共享和分類監管,有效整治違規資金,加強企業信用教育,強化效用的約束力,統籌建立企業社會信用評價體系。
相關
7月份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7.49%,增速相比去年同期下滑4.33個百分點,明顯低于6月份下滑幅度。
今年前7個月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長12.36%,比去年同期降低9.59個百分點,但同上半年相比提升了0.95個百分點。
其中7月份服裝類、日用品類、金銀珠寶類和家用電器類同比增速均不及去年同期水平,同比分別下滑了3.52、4.13、16.19和12.76個百分點,但增速比上半年分別加快1.94、8.6、2.3和6.1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