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非公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2009-8-26 2: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去年,獨山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17億元,工業總產值完成22.83億元,財政總收入1.52億元,其中民營經濟納稅實現8738萬元,占財政總收入的57.35%。今年截止6月底,非公經濟納稅達5543.64萬元,比上年同期凈增767.57萬元,增長16 %,占同期財政收入的58.52 %。
這是一組令人振奮和自豪的數據,更是獨山非公經濟建設開拓創新,保持快速發展勢頭,不斷創造佳績最好詮釋。
近年來,獨山縣圍繞“工業強縣”戰略,創新、建立和不斷完善了一系列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和營造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行政、法制、市場、輿論環境,充分激活了民營經濟參與縣域經濟建設發展的熱情,全縣民營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民營經濟逐步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的主要力量,并不斷創造新的紀錄。
不斷優化政策環境。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強化毫不動搖地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意識。把“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的深刻內函和“推進公平進入,改善融資條件,破除體制障礙,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非禁即允”的重要意義貫穿在發展非公經濟工作中。在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不論內商外商、不論內資外資、不論規模大小、不論產業類別,只要符合國家關于“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規定,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符合縣內產業用地規劃,都一視同仁,享受同等待遇。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去年該縣投入資金50萬元改善聚集區通訊設施,財政劃撥工業發展專項資金200萬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為企業提供電費結算、貸(借)等擔保資金累計達3000多萬元,環保設施運行電費補貼,去年共計補助27.40萬元。實行環保設施建設獎勵補貼,對完成環保設施建設的6家企業11臺爐獎勵補助55萬元,幫助企業解決人才、流動資金和技術等困難,使非公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初步形成以銻、鋅、硅錳合金、工業硅、鎳鐵、建材、運動器材、農產品加工等為主的多元化工業發展格局。
建設“透明、依法、誠信、廉潔、高效”的行政與法治環境。進一步完善了全縣招商引資工作的有關機制和制度,建立健全了招商引資工作責任制、督查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一是透明行政,社會公示執法收費項目和依據,實現公正執法;二是依法行政,按照法律規定并在法律規定范圍內開展行政工作,嚴格依法行政;三是誠信行政,政策規定、政府決策和承諾服務的事項嚴格兌現,做到取信于民;四是廉潔行政,杜絕索、拿、卡、要和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現象,樹立了良好形象,監察局、招商局分別設立“外來投資者投訴中心”,工商聯設置“非公經濟投訴中心”,獨山招商網站增設投訴信箱,開通投訴熱線,多窗口、多渠道接受縣內外投資者的合理訴求,進一步完善鄉鎮、部門服務企業“三線”考核評價機制,加大投資環境考評力度;五是高效行政,強化部門合力,消除部門障礙,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減少審批事項,下放審批權限,簡化審批程序。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陽光大廳的“一站式”的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了規范、便捷、高效的行政審批服務機制。先后建立和完善了縣領導定點聯系和幫扶企業、首問責任、服務承諾、收費明白卡、限時辦結等系列服務制度。采取了“掛牌保護”、發放“貴賓卡”、實施“綠色通道”、頒發“安商護商通行證”等系列服務機制,有效改善和優化了非公經濟發展環境,為安商、穩商、護商、親商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2008年本地區規模以上非公經濟企業擁有25戶,規模以上非公經濟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59億元,占地方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的79.83%,同比增長20.79%。
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更新理念,加大宣傳推介獨山縣地域優勢,進一步完善小分隊招商、辦事處駐點招商、網上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市場化招商模式。一是重點培育工業經濟,以麻尾、小河、麻萬和下司四個工業聚集區為載體,成立“外來企業協調服務領導小組”,做好協調服務工作;二是拓展招商領域,圍繞以建材、冶金為重點的重工業、以農(畜)產品為重點的加工業、以倉儲運輸、商貿物流及配送為主的服務業等領域引進一批企業到獨山開發經營,為獨山非公經濟注入了活力,拓寬了平臺。充分重視發揮商會之間搭建交流和溝通平臺的作用,通過與各地商(協)會和企業家對話,洽談、探討優勢互補,共謀發展,實現多贏,建立與東部產業擴大、延伸、合作、共贏發展的承接模式,并積極主動做好承接載體的建設服務工作,及時生產加工。加快市場建設步伐,全力打造黔南南部現代商貿物流中心,五金機電、建材家電、工業針織品、煙酒副食、水果蔬菜、醫藥農資等批發行業以及汽運貿易等非公經濟個體戶、批發商不斷發展壯大。加快倉儲物流園區、城區專業批發市場和綜合市場的規劃建設步伐,進一步強化南五縣商貿集散和現代物流功能,努力實現發展“邊貿經濟”的戰略構想。今年上半年全縣個體工商戶4488戶,從業人員5199人,注冊資金2128.6萬元;私營企業258戶,從業人員3936人,注冊資金40816萬元。
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縣委、縣政府熱誠傾聽非公經濟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廣泛聽取非公經濟人士呼聲,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合法訴求得到及時妥善處理。切實果斷解決長期積壓訴求案件,積極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協調關系、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和諧發展。每年召開非公人士座談會、工商聯(商會)執委(擴大)會等。引導工商界別政協委員,充分利用政協會議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通過政協會議反映和解決問題。對平時了解到且需要黨委政府出面解決的問題,及時以書面請示或其它方式,快捷地向縣委政府反映,爭取縣委、政府引起高度重視,及時研究予解決。今年7月中旬獨山舉辦了“獨山民營經濟發展論壇”,進一步與周邊縣(市、區)共同探討解決發展前進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困難,共同探討民營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機制、新舉措,思維的碰撞、觀點的爭鳴、心靈的溝通,讓大家暢所欲言,為破解獨山民營經濟發展難題及縣域經濟的加速發展出謀劃策、建言獻計,使縣委、政府聽到大家的呼聲與見解,并形成共識,構建非公經濟和諧的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