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甩掛運輸:沉重的舞步

2009-8-25 15: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林振強
    甩掛運輸讓人內心糾結。這一在歐美普遍應用的運輸方式,為何在我國始終沒有拓展出更廣闊的空間?盡管早在1996年,公安部、交通部等三部委就聯合下文,允許主、掛車牌照獨立,為甩掛運輸發展創造出條件。如今10多年過去,各方也為發展甩掛運輸作出很大努力,但 “只能在東南沿海港口城市小范圍實行,許多地方仍無法實現”,才是其真實處境。攔擋甩掛運輸發展的障礙到底是什么呢?我們又需要如何跨越?
制度約束
    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提交給國家發改委的 《關于交通管理有關問題的政策建議》中,我們看到其中重要的一條是 “支持甩掛運輸發展”。在分析 “我國甩掛車輛僅用于港口集裝箱集疏運,在其他領域基本沒有采用”的現狀時,重點提到在保險、牌照管理、車輛檢測和海關監管等方面的制度約束。
    掛車牌證管理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甩掛運輸的發展。盡管主、掛車牌照獨立已被相關部門所允許,但由于目前各地運管部門對主、掛車牌照的要求不一,致使很多企業盡管想開展甩掛運輸,卻始終不能實行。
    交通部規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譚小平在接受有關媒體采訪時介紹說:“我國目前的管理制度對于隸屬不同企業間、不同行政區域間的牽引車和半掛車是否能夠自由組合,并沒有統一明確的規定,各地在執行中存在很大的差異,有的地方要求牽引車和掛車必須隸屬于同一家企業、同一注冊地,否則就不允許上路行駛。”
    一車多掛情況下出現的重復保險現象也是阻力之一。據記者了解,按照現行的保險制度,甩掛運輸的牽引車和半掛車須分開投保,而且半掛車必須投交通強制責任險和補交10%的車輛購置稅,并獨立承擔風險責任。“一方面,交通強制責任險增加了企業成本。按照我國現有管理規制,把并不具有動力的掛車納入機動車管理范圍,要求單獨繳納交強險,這是個嚴重問題。”譚小平說。
    因為掛車檢測而影響牽引車的正常運營,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目前,掛車、牽引車要實行同樣的檢測制度。 “這對于行駛里程明顯低于牽引車的掛車明顯不公平,而且掛車并不具備動力,要求它進行汽車綜合性能檢測顯然不合理。”譚小平認為,而且牽引車、半掛車檢測時間往往不一致,但掛車檢測也需要占用牽引車的運輸生產時間,從而消耗了大量的運力資源。
    此外,海關監管也對甩掛運輸發展造成了約束。 “現在海關都是將牽引車、掛車、集裝箱視為一體進行監管的,牽引車和掛車不能分離,而且集裝箱的海關報關檢驗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一位物流企業負責人說,“如果能將集裝箱及半掛車放在海關監管區域等待報關,而牽引車繼續運輸其他貨物,這樣就方便多了。”
    原有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因為不明確或不合理,對甩掛運輸發展形成束縛,有必要進行一次調整。為此,《關于交通管理有關問題的政策建議》中明確提出,放開半掛車牌證管理,允許牽引車與掛車單獨上牌,隨機搭配。針對一個牽引頭配多個掛車的情況,建立以牽引頭為單位的車輛保險產品,避免牽引車、掛車單獨保險,一車多掛情況下出現的重復保險現象。允許半掛車和牽引車分開檢測,不要因為掛車檢測影響牽引車運營。在海關監管方面,也要允許牽引車和掛車分別監管。各種各項建議刀刀切中要害。
更多阻礙
    目前,我國只有華東和華南的港口城市,如上海、廣州、深圳和廈門等,發展了甩掛運輸,其他地方甩掛運輸基本沒有得到發展。談到發展甩掛運輸的障礙,各方反映最強烈的是管理制度和政策問題。除此之外,其實還有更多不可忽視的制約因素。
    比如,半掛車報廢年限短的問題。運輸企業一般都知道,由于甩掛運輸是實行一拖多掛的形式,掛車的使用時間和行駛里程大大少于牽引車,因而掛車的耗損速度偏低,掛車的使用年限不應低于牽引車。
    但目前并沒有對掛車單獨制定使用年限,要求實際上是和牽引車一樣的,都統一按10年計算。譚小平認為: “這顯然是不合理,更會增加運輸企業成本。”此外,有些省市在公路通行費征收上采用 “年票制”,對每輛半掛車單獨征收通行費年費,這對許多用于中轉的半掛車也是有苦難言。
    目前在汽車技術方面,也存在著尺寸與配件難以整齊劃一的不足。比如,牽引車與半掛車之間的牽引座有高有低,一輛牽引車配一輛合適的掛車還可以,要實現一配多,牽引座的尺寸必須統一,否則就會有麻煩。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嚴重滯后是發展甩掛運輸的另一大障礙。”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永福說,“只有依靠完善的公共信息平臺實現車輛的科學、合理調配,甩掛運輸高效率的優勢才能夠體現。”
改善環境
    凡此種種,甩掛運輸并不是被一個或幾個難題束住了手腳,而是需要整個環境的調整。正如許昌萬里運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立友所言: “開展道路甩掛運輸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綜合運輸政策、區域協調、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等諸方面,注定不會一蹴而就。”他認為,可以發展先進的運輸生產力為中心任務,循序漸進,采取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以有效合理的競爭機制為前提,協同配合,并充分尊重物流市場的自然發展規律,共同推進甩掛運輸健康發展。
    實際上,國家有關部門、相關組織、物流企業等也正在積極推動。2008年8月,國務院印發的 《關于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 “要加強運輸節能管理,抓緊研究完善半掛車牌照管理、交通規費征收和保險制度,鼓勵發展甩掛運輸。”在此背景下,交通運輸部表示,將在同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以牽引車為重點的甩掛運輸管理體系。
    2009年5月,國家推進甩掛運輸發展和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研討會在河南召開。據了解,交通運輸部組織開展的甩掛運輸專題調研已告一段落,交通運輸部正在積極協調發改委、公安部、保監會、海關總署等相關部門,推進 《關于大力促進道路貨物甩掛運輸發展的通知》盡快出臺。
    同時,目前國內一些甩掛運輸發展好的地區都成立了專業協會,比如深圳就成立了深圳市集裝箱拖車運輸協會,專門負責甩掛運輸的組織和協調工作。通過專業的民間組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運輸市場 “散兵游勇”的狀況。
    可以預見,在束縛裹挾下舞蹈多年的甩掛運輸,即將進入發展的新階段。但推廣甩掛運輸,并不只是幾輛車、幾條線路的問題,想要完全擺脫各種制約,也不會在一朝一夕完成。與甩掛運輸相關的組織、管理、裝備等各方都還有大量基礎工作要做。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