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追尋中國經濟復蘇的路徑

2009-8-22 0: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經濟復蘇的綠芽終于沒有被另一股寒流扼殺。從第二季度開始,宏觀經濟在全球范圍內都不斷報道出利好消息。綜合看待這些消息,經濟學家有理由對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走勢稍感樂觀。
爭論的要點,是目前的經濟復蘇勢頭將會遵循怎樣的路徑。
尤其對于中國經濟而言,目前的不確定尤其大。一方面,中國經濟是全球經濟體中表現最佳者;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復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規模巨大的政府開支以及天文數字的貸款增加,開發內需、消化過剩生產能力、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減少對外貿的依賴等等急需完成的經濟轉軌幾無進展。這一矛盾現象令人對中國經濟前景尤其沒有把握。
中國出口將反彈乏力
根據我們的定量研究,在可以預見的時間之內,中國經濟應可維持復蘇走勢。但基于以下三點原因,中國經濟的復蘇走勢并不強健。
第一, 國際經濟環境依然嚴峻。很可能,美國以及全球經濟都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在未來一段時間,各國增長率都可望小幅回升。不過,與戰后歷次常規經濟危機之后的強勁反彈不同的是,本次復蘇要解決的問題是對全球性失衡的糾正。伴隨著持續的信用危機、高度的風險回避以及快速的“去杠桿化”進程,全球經濟正在快速脫離個過去20年的運行邏輯。美國貿易逆差的改善突出地顯示了這一點:
從去年金融危機爆發到現在短短不足一年時間,美國貿易逆差從占GDP5%以上迅速降低到2%左右。如此速度與規模的糾正,在全球現代經濟史中聞所未聞。而對全球失衡進行糾正付出的代價是:“中國制造、美國消費”的邏輯不再有效;突然喪失的需求令以中國為核心的全球工業化浪潮遭遇過剩生產能力的狙擊。在此背景下出現的經濟復蘇,更多的是恐慌結束之后從一個極低點的自然反彈,而不是由新技術推進而誕生的新一輪經濟繁榮。
按照預測,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度萎縮1%之后,有望在第三季度錄得3.0%的正增長。不過,整年而言,美國經濟仍舊可能錄得0.8%的負增長。這表明中國經濟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仍然不容樂觀。
第二, 出口難以再現輝煌。筆者多次指出出口增長對于中國經濟的終極重要性。在經濟增長模式沒有得以成功轉換之前,出口表現決定中國經濟表現。這方面而言,前景并不樂觀。
按照我們的研究,中國出口有望從-20%以上的負增長獲得快速改善,并在年底前轉為正增長。不過,在全球失衡逆轉、去杠桿化大行其道的環境中,中國出口難以再現25%的增長速度。預計中國出口僅可反彈到單位數增長,并在明年下半年再度落入負增長泥潭。
第三, 信貸噴發無以維系。在政府4萬億刺激政策推動之下,中國金融系統貸款天量爆發。但正如許多觀察家認識到的那樣,這部分資金大部分與政府主動的基建項目相關,而甚少推動民間私營企業的實業投資。缺乏實在的貨幣需求,貨幣供應量將會逐漸回落。按照我們的預計,貨幣供應量在今年年底之前將會回落到歷史正常值附近。信貸噴發帶給經濟的刺激作用也隨之耗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