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易順差大降 五年首見
2009-8-22 0: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家外匯管理局周四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數據顯示,上半年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繼續呈現“雙順差”,外匯儲備亦持穩在2萬億美元上方。但在外貿疲弱的拖累下,對順差貢獻率高達90%以上的經常項目順差上半年罕見地同比大幅下降32%,為五年來首次錄得下降。有分析認為,今年全年經常項目也可能呈現下降態勢,不過不會影響中國雙順差的格局,而外匯儲備預計仍會保持增長的態勢。本報記者 羅縈韻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內地上半年吸引外資和外貿均大幅下滑,這使得同期經常項目外貿順差出現罕見的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1300億美元,同比下降32%;其中,按照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計算,貨物貿易順差1183億美元,服務項目逆差1869億美元,收益項目順差160億美元,經常轉移順差143億美元。
雙順差格局料仍持續
同時,今年上半年,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331億美元,同比下降54%;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206億美元,證券投資凈流入169億美元,其它投資凈流出56億美元。至于中國國際儲備資產則繼續呈增長態勢,截至上半年末,外匯儲備資產較去年末增加了1856億美元,達到21316億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將在九至十月期間正式公布二○○九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
盡避對順差貢獻率高達90%以上的經常項目順差上半年罕見地出現下降,但分析認為,這不會影響中國雙順差的格局,而外匯儲備預計仍會保持增長的態勢。與此同時,分析預計今年全年經常項目順差亦可能呈現下降態勢。渣打銀行中國研究主管StephenGreen則指出,國際收支順差下滑部分原因是人民幣近年來升值,另外也由于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但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復蘇,他預計中國出口將會反彈。
順差上升增加貿易摩擦
事實上,與以往相比,中國龐大順差的主要來源是經常項目順差,并導致外匯儲備的直在線升,由此亦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貿易摩擦最多的國家。不過,前兩年在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下,中國政府已大幅調整出口政策。從數據看,○五年經常項目順差增幅高達134%,其后受政策調整逐漸下降,○六年增幅55%,○七年為49%,去年更進一步降至15%。
而對于中國外匯儲備的持續增長,有專家認為,中國政府應該把握契機,善用龐大的外匯儲備,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探求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建議外匯儲備還應當走向實體形態,比如把外儲運用與企業“走出去”結合起來,或購買國家發展亟需的大型設備、高端技術等,或在國外投資戰略資源、控股超強企業,又或者貸款給其它國家,以及直接購買地產和大宗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