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溜索將成為歷史 公路建設通省達邊
2009-8-22 0: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進入福貢縣城,一眼就可以看到正在建設中的怒江永久性汽車大橋橋墩已經露出水面,即將開始鋪筑路面。這座總投資5313萬元的大橋從2008年12月開始建設,預計明年6月完工,這座鋼筋混凝土大橋將是怒江最好的跨江大橋。
汽車大橋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奢侈”的橋,因為在怒江很多地方連汽車吊橋和人馬吊橋都還沒有修通,汽車大橋的建設是一件十分令人鼓舞的,寄托著人們擺脫貧困走向現代化的期望。
長期在怒江州交通局工作的董來芳介紹,全州正在建設的有三座跨江汽車大橋:小沙壩雙向汽車大橋、福貢縣城永久性汽車大橋、貢山捧當汽車大橋。此外,省政府加快怒江發展專題會議確定建設的六庫怒江二橋投資1.2億元,橋型圖樣已繪制完畢,擬在年內開工建設。
除汽車大橋外,全州計劃投資11310萬元,在怒江、瀾滄江、獨龍江新改建6座汽車吊橋、15座農用車吊橋、5座人馬吊橋,并對33座溜索進行改造。千百年來,居住在怒江的各族群眾靠篾溜索、竹筏和豬槽過河將成歷史,只有少量溜索作為歷史見證、旅游體驗項目保留下來。
記者在福貢縣看到,自云南日報報業集團發起修建馬吉鄉的愛心橋以來,在福貢縣又建成了兩座人馬吊橋。
長期以來,以交通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是制約怒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此,怒江州的決策者們已有清醒的認識。山高坡陡谷深水急使怒江大峽谷聞名天下,也造成了交通不便和出行困難,這是怒江州發展的最大瓶頸。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就領導怒江各族人民為改變交通落后的狀況而努力。1956年國家投資,從內地調集專業施工隊伍修建怒江第一條公路瓦(窯)—碧(江)公路。從1990年到2002年的12年間,在原交通部、云南省交通廳的掛鉤扶持下,共投入資金4.55億元,新建和改造完成了12個扶貧公路建設項目和2座永久性汽車大橋、18座人馬吊橋。2002年,全州通車旅程2780公里,結束了無柏油路、無等級路的歷史。近幾年來,怒江州抓住國家實施“通縣油路”、縣際公路工程和農村公路通車建設等機遇,加快了公路建設。到2008年底,通車里程3816.8公里,29個鄉鎮全部通公路其中通油路28個鄉鎮,在獨龍江、怒江、瀾滄江修各類橋梁92座。在2004年前,全州只有20%的村委會通公路,現在有90%的村委會通公路。
怒江與外界的交通也更加便捷,各族人民走出大山、加快發展的愿望正在變為現實。連接州府六庫和大保高速公路的二級公路已經部分通車,將在年底前完全建成。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北上西藏,南下保山,西進緬甸,東連大理、麗江、迪慶、構建完善交通網絡”的思路,并以“對外交通等級化、鄉村公路暢通化、‘三江’便民化”為目標,強化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推進公路建設,推進劍蘭二級公路、六丙公路、德貢公路、福維公路、瀘騰公路和滇藏新通道等干線公路;二是實施橋梁改造項目;三是推進農村公路改造建設和管護,力爭到2020年實現高等級公路通省達邊,農村公路全部硬化,航空得以開通。
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峽谷中依然還有溜索和人馬吊橋,但它作為交通工具的功能已經淡化,它只是作為旅游景點和歷史見證而懸掛在怒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