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批發市場亟待升級
2009-8-21 1: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傳統生產資料批發市場已經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相對于現代流通方式,攤位式批發市場這種傳統交易形式已大大落后于市場經濟的實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說,傳統生產資料批發市場已難以適應現代流通發展規律的要求,將進一步阻礙我國生產力的發展。
對此,近日在商務部主持的生產資料流通行業發展情況座談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提出了包括“加快批發市場改造升級”在內的五條建議,以期加強行業管理。
據了解,商務部近期正在研究部署生產資料流通方面的工作。商務部姜增偉副部長說,中物聯提出上述建議和商務部的一些考慮基本是一致的,相關措施正在加緊制定。
老批發面臨新挑戰
隨著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曾經在全國流通領域擁有極高的地位的批發市場已經顯露疲倦之態。
丁俊發解釋說,首先,傳統批發市場難以適應現代流通方式的需要。現代化大生產必然要求現代化大流通,但生產資料批發市場是攤位制的小生產交易模式,批發市場的規模化、組織化程度遠遠不夠,小批量以及單一功能的銷售方式在流通時間、空間上表現為效率低、成本高。
與此同時,傳統批發市場面臨被新型流通方式替代的危機。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放棄批發市場經營模式,轉而積極推進無形市場,逐步采用代理、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以期適應規模化生產的需要,占領更多市場份額。
還有一些企業集團紛紛建立獨享型的銷售網絡,集團的一體化分工使大批中小企業淪為協作企業,這些中小企業的銷售渠道正逐步從批發市場并入大企業銷售網,批發市場作為中小企業共享式的銷售網絡功能正在不斷趨于淡化。
同時,外國商業資本也對我國傳統商品批發形成強大沖擊。如建材市場中歐佩德與百安居大型建材超市已大舉進軍中國。
嫁接現代流通改造傳統市場
面對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丁俊發表示,“我國的批發市場若不加快推進流通現代化的步伐,就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甚至在競爭中被擠掉擠跨。”
丁俊發給出的建議則是既不能搞一刀切,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統統加以否定和取締,也不能任其盲目發展,而要嫁接現代流通方式對其進行“改造”。
“引進先進的流通方式,對批發市場加以改造和提高,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丁俊發說。
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網上采購逐步取代傳統生產資料批發市場已成必然趨勢。“現代流通方式的優勢,是傳統批發市場的交易模式無可比擬的。”現代生產資料的現代流通方式主要有直銷、代理、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縮短流通時間,節約流通空間,降低流通成本,其特點是方便、快捷、低成本。
“加快推進批發市場的流通現代化,是我國生產資料批發市場發展的根本方向。”丁俊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