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企業如何轉型:上下游外貿企業可抱團做內銷
2009-8-21 1:1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東莞市外商協會名譽會長梁偉浩: 港資企業如何轉型?“上下游外貿企業可抱團做內銷”。 昨天,在香港舉行的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二次會議上提出,下一階段要“加大力度推動在粵港資企業轉型升級,加強內銷平臺建設”。
外界在解讀這一信息時,很自然地將眼光落到了東莞市———作為貿易總值占全省1/6的出口重點市,東莞是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試點市,同時也是首屆外商投資企業(內銷)博覽會的舉辦地。
而記者從廣東海關獲得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東莞市進出口總值的同比降幅,從今年前兩月的34.1%已經收窄到7月份的19%,收窄幅度大于全省和全國。
金融危機對東莞的影響是否已經見底?身處“暴風眼”的東莞港商,他們所感受到的“水溫”是否與外界所猜測的一致?日前,記者采訪了東莞市外商投資協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梁偉浩,請他來“現身說法”。
◎談形勢
“估計東莞全年的出口跌幅會在14%—16%”
記者: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東莞就成為大家眼中的“重災區”。目前你們對形勢的判斷怎樣?
梁偉浩:我們感覺到形勢在回暖。這不僅表現在海關的統計數據上,作為企業也有切身體會。就在幾天前,我們協會的會員碰頭,大家聊起來,都覺得情況基本上好轉了,相信下半年還會更好些。
我們甚至預測,跟2008年比,估計東莞全年的出口跌幅會在14%—16%間。但要注意,2008年是特別好的年份,所以如果公平點來比較,應該是拿2009年的數據同2007年比較,那么下跌幅度大概在6%左右。
記者:那具體到行業的話,東莞地區各行業的經營狀況如何?
梁偉浩:我自己是從事鐘表制造業的,上半年東莞鐘表業的出口降幅是25%,但旺季是在9到11月的圣誕訂單,所以我們估計東莞鐘表行業的全年出口大概會下降18%。
此外,其他行業的會員企業,我們也做了調查。運動鞋的廠家反映出口量下降大概在15%左右,這個跌幅會保持比較平穩。而服裝行業今年第二季度就恢復正常了,第三季度雖然歐美訂單還沒有全面恢復,但日本、中東方面的訂單多了很多,填補了歐美國家的一些市場空白。第四季度有一些服裝廠已經接滿了訂單,所以全年來說,服裝行業可能不但沒有下跌,而且還有可能上升10%。
電子行業是差異比較大的。有些廠業務下跌很厲害,但經過一輪大洗牌之后,一些小廠關了,一些大廠反而多了機會。
以上這各行各業,都是我跟我們會員企業談出來的結果,而且調查的也都是中大型的工廠,但這是我們的真實感受。
◎談應對
“內地市場潛力大,錯過機會是自己的損失”
記者:在這種危機下,企業該如何改變?
梁偉浩:我覺得,從金融危機遇到的困難里面,我們可以學習怎樣降低自己的成本,這也是我本身比較大的收獲。
危機過后,歐美的訂單再不會像以前那么多了。整個消費的模式都改變了,歐美的消費能力肯定不會像前些年那么瘋狂,所以企業要繼續發展的話,開發內地市場是正確的選擇。
而且現在政府在金融危機期間,為加工貿易企業出臺那么多的政策,如果我們現在不去好好利用這個政策,不看中國往后政策的發展方向,可以說是自己的損失。
記者:很多企業會說,做內銷困難不少,您怎么看?
梁偉浩:如果產品定位對的話,進入內地市場還會有很大的機會。對于加工貿易的企業來說,不管企業大還是小,大家要聯合起來,互相配合,發展內銷。比如說做手表,以前是出口的,款式、顏色不適合內銷,全部由我自己從頭做起,困難比較大,但如果上下游企業能聯合起來,從表盤、表帶到配件、包裝,一起開發這個市場,是不是大家都會有更好的業務發展呢?其他行業也是這樣。
記者:在轉內銷方面,政府對企業的扶持措施起到的作用大不大?
梁偉浩:確實幫助很大。比如今年6月18日在東莞舉辦的首屆“外博會”,企業參展的費用全免,而且印刷資料、裝修等費用,政府都給到了50%的補貼,很多企業想參加,因為報名晚了都進不去。效果那么熱烈,看得出政府下了很大的功夫。
此外,像各種費用的減免,我們上次算了,成本差不多下降了4%。這種政策支持幾乎就像在“派銀子”一樣,很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