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力促服務業發展
2009-8-18 14: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四川攀枝花市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圍繞“四個傾力打造”戰略重點,按照“規劃先行,整體推進,突出重點,協調發展”的總體要求,以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為方向,以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動力,把現代物流業作為全面帶動服務業發展的龍頭,把旅游業作為全面推動服務業的抓手,加快構筑現代服務體系,力爭在2010—2015年,服務業發展速度達到或超過同期GDP增速,基本建成區域性物流中心、商貿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全國著名冬季陽光休閑度假目的地。
發展壯大旅游產業。按照發展大旅游、開發大市場、建設大產業的總體要求,以“傾力打造陽光生態旅游度假區”為目標,著力構建集運動休閑、觀光度假為一體的現代化旅游體系,帶動服務業持續繁榮。一是突出“冬日暖陽、夏季清涼”的特色,以打造百里生態長廊精品旅游線路、都市休閑度假旅游區和迷昜水寨、迤沙拉民族文化村為重點,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影響力的景區景點。二是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商品開發,完善郵電通訊、交通運輸、住宿餐飲、娛樂休閑、安全保障等旅游配套設施,整合旅游要素,延伸旅游產品鏈,開發多元化的旅游產品。三是加強區域合作,努力融入大香格里拉精品旅游環線,建成川西南滇西北特色旅游城市。四是鼓勵各類企業通過兼并收購、合資合作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逐步培育運行機制靈活、管理手段先進、競爭能力較強的旅游龍頭企業。五是搞好宣傳促銷,優化旅游環境,加強旅游隊伍和旅游誠信建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依托特色產業和區位優勢,以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為重點,以提高物流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水平為方向,加快構建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一是重點搞好二級物流節點建設。加快攀西煙草物流中心、市糧食物流中心和米易農產品物流園區建設進度,完成馬店河鐵路貨場和迤資車站建設項目,推動高速公路客貨站場和農村運輸站點建設。二是培育發展物流龍頭企業。積極支持現有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培植壯大第三方物流企業,擴展物流網絡。三是繼續推進政府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的后勤服務、配套服務改革,剝離低效物流部門,釋放物流外包業務,將行業的產品和原材料采購、運輸、倉儲等物流服務統一整合,擴大物流有效需求,促進新型工業與現代服務業有機融合、互動發展。
改造提升餐飲、商貿流通業。按照“培育大市場、發展大貿易、搞活大流通,打造川滇交界區域性現代商貿中心”的要求,逐步構建完善的現代流通服務體系。一是搞好商業網點規劃布局,形成以大型購物廣場為骨干,以超市、專賣店、便民店、倉儲式商場為特色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銷售網絡。二是著力改善購物硬件環境,建設一批大中型購物中心,提升泰隆國際商城、德銘陽光商城等商場的規模優勢,在中心城區打造有特色、有輻射力的“區域中央商務區”。三是按照“新建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改造提升專業市場,改組現有零散的專業小商品批發市場,積極培育有區域性影響、專業化經營的大型批發市場。四是鼓勵有條件的餐飲企業實行連鎖經營,開發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菜系和風味小吃等傳統餐飲。五是鼓勵發展新型流通服務業態,扶持發展連鎖經營、配送中心、代理制等流通方式,推進電子商務在商業的運用。六是積極引進著名商業企業和知名品牌,參與商貿流通改制重組,培育大型流通企業集團。
穩定發展房地產業。一是進一步完善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通過政策引導,優化住房結構,建立起由普通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構成的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二是加快推進炳二、炳三區土地整理和開發力度,支持各類功能性寫字樓、商務樓地產項目開發,吸引周邊城市的企業總部落戶和重點規模企業入駐,促進樓宇經濟發展。三是優化和調整城市功能分區,在發展房地產過程中,按照新一輪城市修編要求,將工業、商業、居住混雜區域實施改造、搬遷,優化整體功能布局。四是規范房地產市場交易行為,積極發展二級市場和租賃市場,規范物業管理。
加快發展農村服務業。一是圍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加快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積極構建農村日用消費品、農資供應和農產品銷售三大流通網絡。繼續推進“萬村千鄉”、“雙百市場”等工程,鼓勵優勢流通企業下鄉進村發展便利店,開展連鎖經營。創建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連鎖經營試點項目,努力形成日用消費品、農業生產資料下鄉和優質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格局。二是加快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農機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三是加強農村科技、信息、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發展,改善水電路等基礎服務設施,不斷提高農村服務業的發展水平。
重點發展金融保險、會展、社區、信息和中介等服務業。一是優化金融環境,支持國有商業銀行加快發展,創造條件,組建攀枝花農村合作銀行,積極引進國內外股份制商業銀行、信用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在全市建立分支機構,活躍金融市場。二是加快保險業發展,大力發展責任保險、工程保險、企業保險和健康保險等保險產品。三是充分利用獨特的陽光休閑、探險旅游、水上漂流、激流回旋、山地自行車等運動旅游品牌,承接各類體育賽事,大力發展賽會經濟。四是通過舉辦各類專業性會展,加強與國內國外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提高特色優勢產業的競爭力。五是加強社區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健全服務網點,完善社區服務體系,重點發展社區商業、衛生、家政、養老托幼、就業救助和再生資源回收等便民服務。六是適應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大力發展會計、法律、咨詢等各類中介服務業。
全面發展社會公共服務業。以改善民生為重點,把發展服務產業與發展服務事業結合起來,切實造福于民。一是高度重視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發展,重點發展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搞好職工、農民工和農民培訓,推進科學普及,提高城鄉居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二是大力發展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重點抓好疾病預防控制、突發事件處置、緊急救援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完善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有效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三是優先發展城市公交,加強污水垃圾處理、供水、供氣等市政設施建設,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努力改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