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物流業迎來新發展

2009-8-17 20: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加上10余年的不懈努力,使常平鎮的物流業具備了雄厚的基礎。何建文攝 
  目前,東莞面臨產業轉型升級重任,物流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商業的效率與成本。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對優化東莞外資和產業結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東莞現代物流服務尚處于初級階段,但經過近些年的探索與發展,已經具有一定的產業規模。年初,世界500強排名第49位的中外運計劃斥資50億元,在石龍建造中外運東莞物流中心,首期10億元投入已經到位。上月底,虎門港管委會再次投入20億元完善港區建設,以加強物流配套能力。近期,由東莞海關監管的廣東東莞國際快件中心開始試業。
  種種跡象表明,東莞現代物流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大發展。
  華南最大快件中心試業
  東莞地區進出境快件的潛在市場每年可達到2000萬件,但設在常平鎮的世通快件監管中心年業務量卻不到1000萬件,與市場需求有很大差距。
  為了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推動東莞物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近期,籌備了兩年多的華南地區最大的東莞市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已開始試營業。
  東莞市國際快件監管中心位于南城,2004年1月就已經批準設立,籌備時間超過兩年。該中心投資1億元,占地5萬余平方米,設有海關及國檢辦公區、海關監管查驗區、快件公司辦公區、貨物運轉區等多個功能區。
  近年來,中國物流業快速發展,進出境快件業務迅猛增加,2004年至2007年更是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長,2008年則高達1.06億件。僅東莞地區進出境快件潛在市場每年就達2000萬件。
  東莞市國際快件監管中心董事長趙建勛對媒體表示,該中心完全投入運營后,將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國際快件監管平臺。按照目前的設備和場地配置,東莞市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每年可以承載1000萬件國際快件的監測能力。按照趙建勛的說法,該中心可以達到全國國際快件1/10的監控能力。
  對海關來說,新的快件通關監管模式也是業務改革上的一次突破。這是東莞海關繼寮步車檢場智能化通關改革后又一項新的業務舉措,可滿足每年1000萬件的快件業務需求,將在東莞市打造珠三角新興物流城市的發展定位中發揮積極作用。
  東莞海關方面則透露,已在東莞國際快件中心實行了新的快件通關監管模式。這一模式集成各種監控設備、整合各種管理系統資源,建立物流監管平臺,采用信息化、自動化技術,實現快件全部上線監管,全部數據核對,全程實時監控。
  東莞國際快件中心的高規格配置是在海關總署要求下完成的。知情人士透露,海關總署對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化、批量處理和統一監管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心配備了EDI通關系統、自動化查驗系統、快件分揀系統等多項互聯網運作的先進軟件系統,將極大提高國際快件監管效率。
  新的東莞國際快件中心并不會與原有的常平世通快件監管中心產生惡性競爭,一來是東莞市場潛力巨大,原有的常平監管中心并不能滿足市場市場需求,為東莞國際快件中心預留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后來者還直接帶動了世通中心的升級,使得其國際快件業務的通關效率更高,企業成本也會下降。
  石龍聯手中外運
  過了石灣大橋,穿過左邊一條小泥路,“石龍港”便出現在眼前。
  港口外,四周是茂盛的雜草,一個簡易的關卡成港口內外的界線。港口就在東江邊上,滾滾東江水日夜不息,石龍老城區就矗立在對面。江下,不時有前來運裝物料的船只,秩序井然而不見忙碌。一位老船工說:“現在沒有以前繁忙了,這里將要建一個更大的物流中心。”
  首期投資10億元
  今年1月15日,石龍鎮隆重舉行了中國外運東莞物流中心項目簽約儀式,石龍工業總公司與中國對外貿易集團運輸總公司決定共同投資興建中國外運東莞物流中心,打造珠三角東部物流平臺。當天,廣東省經貿委副主任李向明、東莞市長李毓全、副市長鄧志廣、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建衛、中外運廣東公司總經理曾德、石龍鎮委書記冼周恩、鎮長黃貴洪等領導以及市經貿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出席了簽約儀式。
  中國外運東莞物流中心位于石龍港區,總面積64萬平方米,于今年2月開始興建,分兩期,首期建設面積為10萬平方米,投資10億元。該項目以鐵路、公路貨運為主,以水路貨運為輔,建設成集保稅物流、庫存管理、金融物流、國際采購訂單處理、產品展示、多式聯運,以及貨物倉儲、加工、分揀及配送等綜合服務為一體的示范性物流園區,打造符合國際標準的物流服務基地。
  建成后,中國外運東莞物流中心將成為中外運在珠三角東部地區重要的網絡節點,石龍港將擁有10多萬平米保稅倉、綜合聯檢大樓(二類口岸)、10個千噸級碼頭和2600多米五股鐵路專用線,兩個集裝箱專列可同時作業。屆時中國外運東莞物流中心將融入中外運珠三角乃至全球的配送網絡和物流體系,成為其珠三角東部地區重要的物點,并與廣州黃埔、深圳平湖形成一個有效局域網。目前,物流中心正在進行前期建設。
  帶來更多國際貿易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建衛表示,該項目已經談了3年多,商談成熟后正式合作。在金融危機這個時候,很多大企業通常的做法是捂緊自己的口袋,“可是我認為這個時候卻是一個好時機。我們看到了石龍雄厚的經濟基礎,目前并不是沒有機遇。等我們的項目落成時,危機已經過去,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屬國資委直屬管理的155家中央企業集團之一,主要從事國際貨運代理、多式聯運、倉儲碼頭、綜合物流等業務,是中國第二大船務代理企業,榮膺2008年中國500強企業排名第32名,2008年中國物流、倉儲企業排名第1名,被公認為中國主要的知名運輸物流服務提供商。
  中外運廣東公司總經理曾德也認為,投資是從全局、布局和長遠上這個角度考慮的,石龍鎮委給予了最好的支持和合作方式。他說,石龍有著地理位置優勢,東莞是個制造業名城,高端的制造業很多,中外運通過鐵路、公路既把內地網絡的物資運到這里,又把廣東的物資發運到內地,取得很好的樞紐作用。相信經濟陰霾很快過去,在現在的低成本投資必帶來長遠的發展。
  石龍鎮委書記冼周恩說,中國外運東莞物流中心項目的落戶,一定能拉動石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因為一個大項目的落戶,會帶動相關的配套產業,如保稅、加工貿易等,甚至一些國際交易。石龍鎮委、鎮政府將全力支持,確保項目成功。
  常平鞏固物流重鎮地位
  伴隨著東莞物流領域顯露越來越多的“野心”,常平鎮這個素以商貿物流業為特色的老牌物流重鎮,同樣按耐不住了。10多年來,該鎮一直潛心培育和推動物流業發展。常平作為珠三角交通樞紐的交通優勢、地處廣深之間的區位優勢等,也給物流業的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今年是實體經濟深受金融海嘯影響的一年,也是常平物流業迅速發展的一年:3月,從常平開往深圳鹽田港的火車貨運專列開通;4月,東莞東火車站廣場動工改造;5月,莞惠城軌動工儀式在常平舉行。今年底,經過常平的莞惠高速有望建成通車……這一系列的動作,無疑都鞏固了常平作為物流重鎮的地位。
  物流大鎮底子雄厚
  常平是中國物流協會評出的“中國最佳物流名鎮”,以其商貿物流業發達的專業特色而著稱。
  目前,常平有專業的物流企業逾80家,其中規模以上的物流企業44家,擁有東訊貨場、大京九塑膠城、大京九農副產品中心市場、金美建材城等各類專業市場達60多萬平方米,其中大京九農副產品中心市場是國家農業部批準的定點市場,年交易額近300萬噸,交易總額超過40億元,輻射周邊近1200萬人口。
  常平大手筆推動的大京九物流基地,也是東莞市重點發展的大型物流基地之一,總規劃面積4500多畝,目前有大京九塑膠城,東盛貨場,常安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有限公司等多個大型項目入園落戶。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常平鎮的物流業發展到今日的規模,除了得益于常平的交通樞紐地位,也與該鎮10余年來的悉心經營有關。
  2001年7月,“2001大京九物流論壇”在常平舉辦。同年10月,“首屆大京九農副產品食品交易會”也在常平拉開帷幕,給予常平物流一個展示實力和吸收經驗的舞臺。
  常平近年來大手筆投入道路建設。完善路網結構,也推動了常平物流業的發展。
  早在2006年,常平鎮委書記梁海衛便提出,常平將著力推進物流業的三大轉變,也就是著力提高物流服務的附加值,加快物流業技術創新平臺的建設,推動物流網絡從物流到信息流轉變,使現代物流業成為常平的優勢產業。
  打造五大中心
  東莞市世通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柱桃說,今年有很多讓物流業感到振奮的消息,世通中心的發展也比較順利,但物流企業也不能高興得太早。
  不少接受采訪的物流企業負責人也表示,目前政府的一些舉措提振了物流業的信心,加快了常平物流業的發展,但目前物流公司業務下滑等問題也不能忽視。與此同時,常平物流企業肩上還有另一份壓力。
  目前東莞除了常平青睞物流業外,虎門、沙田、松山湖等都在發展物流業方面推出政策組合拳,有意扶植當地物流企業做強做大。常平如何保持目前的優勢,進一步擴大物流業輻射力度和范圍,則是擺在常平物流企業和政府面前共同的問題。
  對此,梁海衛表示,下一步常平將進一步打通物流業的各個鏈條,建立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最佳的物流解決方案。同時,常平規劃投資800萬元建設物流業技術創新平臺,該平臺的主攻方向是物流產業信息化的應用和創新,主要思路便是以技術支撐物流信息化,以信息化促進物流業現代化。具體的工作包括建設第三方物流中心、物流行業信息咨詢交流中心、是物流產業人才培訓中心、社會資源應用中心和物流方案咨詢服務中心。
  這五大中心不但可以兼顧常規物流業的倉儲管理系統、運輸管理系統、物流門戶管理系統等,還能為區域內的企業量身定做合理的物流解決方案,減少企業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并通過整合常平乃至整個東莞物流產業的資源,加快東莞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轉變的步伐。
  虎門港物流業虎虎生威
  東莞提出打造新興物流城市構想,虎門港的建設進度,決定了這一構想實現的時間表。
  擁有龐大的外向型市場,本地物流業能消化的市場份額卻僅有5.84%,這是當前東莞的無奈。虎門港要做的,就是為本地物流企業提供一個“生蛋”的平臺。
  虎門港的建設從一開始就是一條不平坦的道路。包括香港、深圳、廣州在內的周邊城市已建成的完善港口服務,輻射力穿透東莞,競爭十分激烈,要改變本地企業的物流選擇習慣也是一個難題。諸如此類的不利因素,都在刺激虎門港加快建設步伐。
  危機中尋找契機
  今年6月下旬,東莞市的全國、省人大代表專題調研暨人大代表約見副市長活動在虎門港舉行。省人大代表陳成穩急切地詢問:“個人認為,虎門港還沒有想象中的繁榮,這是為什么?”
  虎門港管委會一位負責人回應說,目前虎門港仍處于起步階段,5、6號泊位剛運營又遇到了金融危機,起步階段確實比較艱難。貨主看船,船主看貨源,航線的開辟還要協調兩者的關系。其他城市港口一般也要經過幾年時間才能逐步運營成熟。
  危機中,虎門港在尋找突破口。虎門首先成功申報為全國首批對臺直航的港口,同時,虎門港管委會積極與物流專業組織加強合作,于日前與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和臺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分別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共同合作推進粵臺物流資源融合,打造現代物流發展新平臺。
  新增2億余元投入基建
  在打造軟實力的同時,虎門港加快了硬件設施的建設。虎門港管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近日,東莞批準再投入20多億元完善虎門港基礎設施。新增的20億將用于完善港區內新沙南、立沙島、西大坦市政基礎設施,對作業區內的主干路網、重大市政設施布點等區域性的基礎設施系統定點定性。
  此前,虎門港已完成市政基礎設施投資近30億元,港區內路網、通訊管網、信息、金融和生活配套已基本形成。虎門港作為東莞物流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經過7年的開發建設,已引進項目38項,總投資301億元。
  到了2012年,虎門港現已獲批的19個深水泊位將全部建成投產,屆時,整個虎門港的吞吐能力將達7000萬噸。
  四大板塊是內核
  上個月,注冊資金7億元的虎門港集團公司掛牌成立。至此,虎門港向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的資本運作模式轉變。
  虎門港集團公司成立后,將重點發展集裝箱、石化、物流以及公用事業服務四大板塊業務,并成立相應的子公司,以壯大虎門港的核心產業。其中,集裝箱是虎門港首抓的重頭戲。虎門港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集裝箱是虎門港的核心優質資源和重要基礎項目,是虎門港發展的關鍵引擎,集裝箱是東莞外向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負責人說,以國有為主導后,集團公司將主要引進國際級碼頭運營商、航運商和物流商。這對港口的繁榮、產業的聚集以及更好服務東莞外向型經濟有促進作用,同時,也為虎門港集團公司今后上市,利用資本市場滾動發展奠定了基礎。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