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助力 江西杭口鎮打勝公路建設“翻身仗 ”
2009-8-17 19: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正值夏末秋初之時,驅車駛在杭口鎮雙井村新修好的水泥公路上,微風吹拂,金黃的田園稻浪翻滾,嫩綠的桑條隨風而動,濃濃的稻香和桑葉的清香四溢,令人心曠神怡。——這是江西省修水縣杭口鎮人大代表8月中旬視察該鎮村級公路建設時感受的田園風光。
杭口鎮雙井村是宋代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故里。雙井村人才輩出,其中,在宋朝共出了48位進士。江西五大河流之一的修河穿村而過。如今,進士村里的黃庭堅陵園、高峰書院、“雙井明月灣”已成為該縣著名的旅游景點。但是,囿于修水尚屬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縣、鎮、村三級財力均十分有限,2008年以前,從縣城及杭口集鎮到雙井村的兩條公路都還是砂石公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旅游開發極為不利。
交通是社會發展的先行官,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保障和引導作用。該鎮人大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吳輝認為,雙井村的經濟發展和旅游建設,必須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切實發揮好交通“先行官”的作用。為此,鎮人大督促鎮政府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投入200多萬元,對該村兩條砂石公路進行了水泥路改造。交通“瓶頸”解決后,雙井村迎來了經濟發展和旅游開發的大好機遇,今年,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將該村的500畝土地列入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對村里的500畝耕地進行了開發整理,縣茶葉科學研究所在該村建立了茶苗基地;目前,鎮政府與縣有關部門溝通、聯系,縣規劃局等部門著手對該村的旅游景點編制詳細規劃。昔日信息閉塞、基礎設施差、農業結構單一、農業效益低下的全省扶貧開發重點村,如今已經變成公路暢通、村容整潔、產業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初見端倪的先進村。
據悉,杭口鎮人大代表針對6個村沒有修建水泥路的狀況,前后兩年在鎮人代會上提出了“關于加快村級公路建設的建議”。鎮政府抓住縣里提出“三年打勝公路翻身仗”的機會,將2008年定為“杭口鎮村級公路建設年”,大力實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目前,已有五條村級公路工程全面竣工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