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大連長海工業園 “飛地經濟”牽手內陸轉身向海

2009-8-17 10: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如果不是趕上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的機遇,就不會有現在的長海漁業加工區。”大連長海(皮口)工業園區管委會張斌副主任對工業區的建設速度有些不可思議,“你怎么也不會想到,一個不具備淡水、交通、土地等這些最基本工業發展要素的海島,怎么可能會將漁業資源優勢轉化為工業優勢,怎么可能會‘飛到’另一個行政區劃去發展壯大自己的優勢產業! ” 
  張斌說的就是“飛地經濟”。3年前,長海縣大膽嘗試發展“飛地經濟”,原來的一紙藍圖,如今已變成了漁業產業化鏈條就地壯大和跨海延伸,并成為海島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長海“飛地”之驚喜
  也只有3年時間,原來一望無際的廢棄鹽田、灘涂,如今變成了海洋科技及產品研發區、海產品深加工區、物流及綜合服務區。
  作為一個遠離大陸的海島,由140多個島、坨、礁構成的長海縣,不足120平方公里的陸域卻擁有7720平方公里的廣闊海域,“小縣大海”稱謂名副其實。
  2005年,長海縣在隔海相鄰的普蘭店市嘗試發展“飛地經濟”,出資9500萬元在皮口鎮購買了4平方公里土地作為工業 “飛地”,建設海洋漁業食品加工園區。加工區有商貿物流區、海洋科技研發區、水產品精深加工區、水產品中初級加工及綜合服務區等4個功能區。“飛地工業”將形成原料生產、初級加工和精深加工互為依存的產業鏈條,推動海洋經濟由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
  為理順園區管理體制,大連市政府去年將長海漁業加工園區行政管轄權全部劃歸長海縣政府。園區規劃建設用地面積4平方公里,分為商貿物流區、科技研發區、水產品加工區和工業區4個功能區。目前,園區已被命名為遼寧省海洋科技產業園、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海洋生物技術成果孵化基地、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長海分園,同時園區已被納入全省發展縣域經濟重點園區支持范圍。園區建成后,預計3年內可以入駐企業達32家,達產26家,年實現產值13億元,年實現稅收近億元。最終入駐企業總數預計可達到100家,引進投資20億元,可安排就業近9000人。所有入駐企業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0億元,利稅5億元。
  “飛地”帶來的連鎖反應
  “飛地”經濟給長海縣帶來的連鎖反應,同樣值得圈點。
  與理順園區的管理體制同步進行的是,長海縣積極推行生態漁業,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興辦大型水產品精深加工項目,重點加強各種即食水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按照循環經濟理念促進水產加工業協調發展。
  事實上,為發展高附加值的海洋加工業,跨海延伸其產業鏈條,長海早就發動了科技“引擎”,助推長海漁業向縱深發展。2005年初,長海縣投資600萬元建設了自己的大連海洋高新技術企業孵化中心,并因地制宜確立了高標準、高起點、側重“二次孵化”理念,改造完成了資源共享的“海洋生物公共實驗室”、“海洋生物無菌實驗室”,為企業的入駐和孵化提供良好硬件環境。大連江博海洋生物工程研究所等10家企業院所的15個高新科研項目,在長海縣的孵化中心進行成果孵化,河豚魚毒素提取、龍須菜高值產品開發、海洋熒光食品添加劑等項目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打開屏障迎接海風
  “飛地”政策最初在東南沿海實踐,目前在國內一些地區已不是新鮮事物。 “從投資效益看,在沿海地區投入1元錢所產生的效益遠遠高于內陸地區,這決定了遼西北經濟發展的方向,就是把生產要素合理有序地向沿海開放地區轉移,遼寧未來的發展就是走沿海開放型經濟道路。 ”省外經貿廳園區處趙處長說。
  早在3年前,省委、省政府專門出臺政策,在遼西錦州灣沿海經濟區內設立“飛地”,并實施政策優惠。在錦州西海工業區和葫蘆島北港工業區內劃定2平方公里飛地區域,阜新、朝陽可以在“飛地”里設置企業,這個區域上繳省的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房產稅,省財政給予100%增量返還,就是要將這兩個近海城市拉向沿海城市。
  打開屏障,讓海風吹進不臨海的內陸地區,使之完成借海發展,才是當下的最佳出路。而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是內陸借機發展的一大良機。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