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發揮地區潛力 江門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2009-8-15 15: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為進一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廣東省委、省政府最近提出把全省分為四大發展區域,其中把江門作為12個重點發展區之一。江門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這一歷史機遇,確立了新的戰略定位:努力建設成為廣東重點發展區的排頭兵,珠三角生態型宜居典范城市,電力能源、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文化名城。努力實現“六個翻一番”,即到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人均生產總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6年翻一番。 
  珠三角最具潛力地區
    一是交通區位優勢。江門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陸路交通網絡發達,樞紐地位突出,是廣東省三大陸運口岸之一。境內佛開、開陽、江鶴、新臺、西部沿海和江中、江珠7條高速公路總里程達350多公里,居廣東省地級市之冠,全國地級市第二。此外,江肇高速即將開工建設,廣珠城際快速軌道和廣珠鐵路在建,加上港珠澳大橋的規劃建設,江門公、鐵、水綜合聯運方式即將形成,有望實現大珠三角經濟圈一個半小時內隨處通達。
  二是土地資源優勢。江門擁有豐富土地資源,全市總面積9451平方公里,約占珠三角四分之一。先后被世界銀行評為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地區之一和綜合投資環境A類地區。
  三是能源優勢。2006年,江門市電力裝機和發電量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市電力總裝機達365萬千瓦,發電量達188.64億千瓦時。此外,臺山腰古核電、新會崖門電廠、雙水熱電聯產工程、川島風電等重大能源項目順利列入廣東省“十一五”發展規劃。能源項目的充足儲備,為江門市成為廣東省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實現跨越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四是行政高效。在世界銀行公布的對中國120個城市投資環境的排名中,江門與北京、廣州、上海、深圳等13個城市被列為中國投資環境的“銀牌城市”。在政府行政效率方面,江門更是在120個城市中位列第一。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現代產業體系是科學發展的經濟基礎,江門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題,逐步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為先導、現代服務業充分發展的產業結構新格局。目前江門擁有摩托車、紡織、五金不繡鋼制品等10個國家級產業基地,新會司前、開平水口等19個省級專業鎮,還有4個省級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等,由此形成的摩托車及汽車零部件、紡織服裝、水暖衛浴、造紙等主要產業集群共擁有企業4900家,產值約990億元,約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4%。未來,江門將重點抓好“一個基礎、二個主攻方向、三個支持系統”。
  一個基礎就是做大做強現有支柱產業,推動實施“四大百億工程”。堅持以大項目促大發展,繼續抓好六大支柱產業的發展,使之成為優勢產業、強勢產業。主要抓好四項工作:培育大企業集團、推動鎮級經濟加快發展、提升核心園區開發水平、抓好產業集群。
  二個主攻方向就是主攻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在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方面,努力增強創新能力、完善配套產業和提高資源集約化水平,集中力量推動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等主體產業發展,發展壯大汽車零配件產業,努力成為廣州汽車產業的配套基地,打造世界級摩托車研發、生產、出口和摩托文化名城,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方面,重點抓好物流和旅游業的發展。重點發展港口倉儲和專業市場,推進保稅物流建設,努力建設珠三角西岸重要物流樞紐。科學規劃和合理開發旅游資源,突出生態、休閑特色,打響溫泉、碉樓、沙灘“三張牌”,提升層次,提高品位,把江門打造成國內著名旅游勝地。
  三個支持系統就是抓好基礎設施、自主創新、產業載體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完善與相鄰市的交通對接,加快江肇高速、廣珠鐵路建設,加快銀洲湖港口群建設,形成江海聯運格局。加快推進環城快速干道建設,把三個區和鶴山市以環形干道連接起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主要是加強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設,鞏固提高現有創新中心和研究院建設水平。同時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力爭每年打造2個以上“中國名牌產品”。產業載體建設主要是整合全市工業園區,重點發展好高新區、江沙工業走廊、銀洲湖開發區、鶴山工業城、廣海灣開發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