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寒亭區提前謀劃融入半島藍色經濟區
2009-8-15 15: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濰坊市寒亭區委、區政府以南連北伸的發展戰略思路,破解區位特點對融入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角色帶來的難題,通過南下發展融入中心市區,北上發展承接北部海洋產業延伸,奠定了寒亭長遠發展的方向和基調,以“長板”實力融入全市藍色經濟區開發行列。
確定打造寒亭“次中心”,形成與城區在北海路軸線牽引下南北呼應的格局,以經濟發展空間布局的優化,拉開經濟產業發展層次,創造了極具競爭力的優勢。今年,面對經濟資源在北海路軸線的流動,該區確定以固堤街道為寒亭城區的“次中心”,以城市建設的外延拓展承接中心市區、北部沿海南北兩端人、智、商資源的轉移分流和集聚。同時,為加大資源的縱深流動和消化吸收,該區又在北海路與固堤街道泊子社區交匯處建設北部最大的北,F代物流園,強化了南來北往經濟資源的滯留、分流,占據了經濟發展的又一制高點。目前,已有鑫萬通物流、盈海物流等10余家物流公司進駐,總投資達到8億元。
定位發展高端產業,加大對海洋資源產業的承接和轉化。寒亭區通過實施錯位發展,以產業布局促產業導向,以產業政策促產業創新,依靠園區、基地和品牌的載體作用,大力發展四大支柱產業,全面拉開產業層次,加大對北部濱海和南部中心市區資源的消化吸收。高新技術集聚發展成為寒亭融入藍色經濟區的重中之重,沿北海路由北向南規劃建設的北海工業園、北海食品藥品物流園、高新技術產業園等5個產業園,形成了資源梯次流轉吸收的格局。目前,園區已集聚了以光電子、新材料、生物醫藥、精細加工為主的50多個企業,總投資達到35億元。
定位高端服務,打造現代物流產業園區。該區依托北海路的中樞線作用,規劃形成了以南部大型專業市場、北部特色物流園區為重點,以現代物流企業為引領的物流產業體系,濰縣蘿卜交易中心、百匯大市場等20余個項目的建設初步形成了資源產品的集散地和周轉站。同時,該區依托楊家埠民俗文化的獨特和農業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和都市農業。目前,各文化產業園、功能區和文化旅游產業重點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同步進行的還有服務都市的生態農業觀光旅游項目,高里萬畝濕地、朱里濰河柳毅山生態文化景區等八大農業休閑娛樂區已初具規模,也成為南連北伸的一大板塊。
人才引智成為寒亭全速進軍藍色經濟區的支撐體系和后續力量。為形成人才集聚區和人才對經濟的拉動效應,該區推出優惠政策,健全了人才引入、使用、培養機制。他們還圍繞產業發展需求,調整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以校企聯姻方式,采取訂單定向培訓,著力培養實用性、復合型的高級技工人才,已有10余家大型企業建立了職工培訓基地,1500余名學生成為各企業的技術中堅力量。同時,他們還重金聘用高端人才,不斷壯大科技創新實力。另外,為扶持企業走出經濟下滑的困境,該區還選派了25名優秀機關干部到企業掛職,在生產、管理、技術、營銷、安全等方面出謀劃策,增強企業發展活力。(杜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