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商務部解讀進出口形勢:今年外貿仍有望達2萬億美元

2009-8-13 13: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今年1—7月,我國外貿同比下降22.7%,但出口環比已連續5個月正增長,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的貿易份額有所上升,“保市場、保份額”的成效好于預期。 
自去年11月份結束持續7年多的較快增勢,我國對外貿易已連續9個月下滑。如何判斷今后幾個月和全年外貿走勢?進一步穩外需還有多大政策空間?8月12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作出詳解。 
“保市場、保份額”好于預期 
據海關最新統計,今年1—7月,我國外貿同比下降22.7%。傅自應指出,這場金融危機使外需大幅萎縮,貿易融資困難,中國外貿遭受極大沖擊。不過,盡管出口降幅依然很大,但在國際市場上,我們的貿易份額有所上升,美、歐、日本年初以來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占其總進口比重同比均上升3個百分點以上,其中美國升了4.1個百分點。不僅如此,我國進出口商品結構也在不斷優化,輕紡產品出口降幅明顯低于其他類別,服裝、箱包、鞋類、家具出口額分別下降9.1%、8.2%、5.2%和9.8%,遠低于整體降幅水平;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降幅好于總體出口情況;加工貿易降幅收窄。 
7月份,我國出口達1054億美元,環比增長10.4%,已連續5個月反彈。傅自應說,一個很重要的信號是出口又重新站上1000億美元的高位,進出口額站上2000億美元的高位。穩外需就是保規模,在這么困難的環境下,我國外貿總額還是有希望保持在2萬億美元左右。 
他認為,要對當前外貿運行中的積極因素、積極變化有準確客觀的判斷。現在我國外貿下降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全球貿易都在下降。相對來說,中國外貿下降的幅度還小一些,受損少一些。中央連出“重拳”穩外需,半年多來集中了許多政策資源來保增長,特別是促進就業帶動力大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比如在出口退稅、貿易融資、加工貿易等政策上,都優先考慮這些產業。從目前看,“保市場、保份額”的成效要好于預期。 
外需下滑壓力仍然很大 
傅自應說,當前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日趨明顯,但國際經濟前景還不明朗,外需下滑壓力仍很大,國內一些行業、企業經營尚處困境;擴大內需在短期內還受到諸多因素制約,很難完全彌補外需大幅萎縮之缺。 
談及下半年外貿形勢,傅自應坦言這是一個難題。他認為影響中國外貿的三大因素還沒有大的改變。一是短期內國際經濟復蘇的可能性不大。二是歐美居民消費模式在變,如美國居民儲蓄率原來幾近于零,現已上升到6.9%,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中國產品出口。三是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加劇,美國對華輪胎特保案就是一個典型。 
外貿逐月回升之勢基本確立 
眼下,我國外貿逐月回升之勢基本確立,亟需政策更有針對性、再加一把力。傅自應表示,中央進一步穩外需的政策措施涉及財稅、金融、產業、貿易便利化和國際經貿合作等多方面,下一步重在深入落實,力保份額,這當中包括落實好出口信用保險、出口稅收、貿易融資、加工貿易等政策,全面清理涉及進出口環節的各項收費,減輕外貿企業負擔。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管理辦法,有利于提高貿易效率,降低貿易成本,對幫助廣東等出口大省扭轉外貿過快下滑勢頭會起到好作用。 
在外資政策方面,傅自應說,要在優化結構的基礎上穩定外資規模,繼續鼓勵外商投資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積極承接國際服務外包;鼓勵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支持跨境經貿合作區發展;充分發揮國家級開發區的引資效應;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簡化和規范外資審批程序。 
在“走出去”方面,傅自應認為,要鼓勵有條件、有實力的企業對外投資,開展境外資源開發和國際技術合作,建設境外營銷網絡,帶動國內設備物資出口和勞務輸出。另外,在應對國際貿易摩擦中積極交涉,堅決打掉無論是在多邊還是雙邊框架下的各種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依法維護國內產業和企業合法權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