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力保交通安全順暢
2009-8-13 0: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文明出行不僅是保證路面交通暢通的重要前提,也是反映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質的一個重要窗口。近年來,深圳市政府投巨資對城市交通設施進行了大力改善,使交通擁堵狀況得到改善。在老城區羅湖,盡管交通設施相對滯后,停車位嚴重不足,尤其是因地鐵施工導致多條道路被封或擁堵,但在交管部門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路面交通井然有序,保證了城市的正常運轉。
克服巨大交通壓力
羅湖是深圳最早建成區,這里不僅是深圳的金融商貿中心,還聚集了大量休閑娛樂場所和飯莊酒樓,尤其是東西方向來往車輛的必經之路。因此每天上下班高峰時段和夜幕降臨,來自全市不同方向的車輛蜂擁而來。每逢節假日,來此購物的市民源源不斷,導致車輛川流不息。而與其他城區相比,羅湖的交通設施相對滯后,道路既狹窄又復雜,這種狀況給羅湖的路面交通帶來巨大壓力。
此外,由于羅湖城區較老,許多住宅樓沒有建地下停車場,而早期建的寫字樓和商貿中心雖有地下停車場,但車位極其有限,常常出現一位難求的局面。
面對這種狀況,羅湖交警部門仍克服種種困難,尤其是人手不足的軟肋,深挖內部潛力和借助高科技手段,保證了轄區交通24小時順暢。
據羅湖交警大隊大隊長周永青介紹,羅湖交警大隊現有警員180余名,除內勤人員外,參與值勤的交警只有100來人,分成三班后,實際上每班只有幾十人,面對羅湖轄區如此龐大的公路網絡和車流量,這一數字顯然捉襟見肘。尤其是繁忙時段,每個路口至少需要4名交警才能保證交通暢達。
當然,這些年來,高科技手段也確實幫了交警們不小的忙,例如電子監控系統、閉路電視指揮系統等,使指揮中心的干警們能夠及時掌握路況,針對交通擁堵情況及時調整警力,保證了轄區交通要道的暢通。
周永青尤其感慨的是,文明出行給交通暢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為此舉例說,路面交通堵塞往往是交通事故所致,近年來,隨著市民素質的提高,解決事故的時間越來越短,有時只需要交警通過報警電話指導,就能化解小的碰撞爭端。
一方面是市民素質提高,另一方面是警察執法更加人性化。記者了解到,為了體現以人為本,羅湖交通現在對一些輕微違章行為一般采取口頭警示,例如有的市民在路邊停車,警察通過喇叭提示后,司機馬上離去,這類警示平均每月達到5000宗左右,這種方式不僅體現了以人為本,也省去了處理違章車輛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壓力。
向“馬路天使”致意
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如今不僅交警在指揮交通,身著紅馬甲的羅湖義工也在交通主干道的人行道口協助維護秩序,勸說欲強撞紅燈的行人“珍視生命,遵守交通規則”,朱飛就是這樣一位義工。
他告訴記者,義工們每天上午8時至11時,下午4時至11時在羅湖各人流量較大的路口服務,“別看我們只是勸說一下行人,卻能保證車輛有序通過,縮短了通行時間,在整體上保證了路面交通秩序。”他頗有感觸地說。
他還說,一般情況下,行人都能服從指揮,很少有“對著干”的行人。久而久之,行人也就養成了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令他記憶猶新的是,一名路人沒留意紅燈,走了過去,義工立即吹響口哨,于是他趕緊折回來,并主動認錯,表示今后過馬路時一定會留意紅綠燈。
為了保證道路通暢,羅湖區政法部門還組織了一支由30名執法人員組成的打擊“私拉亂載”專業隊伍,收繳了一批無證照摩托車、三輪車、電瓶車以及自行車。經過鐵腕整治,近年來羅湖轄區的“私拉亂載”明顯好轉,尤其是摩托車、三輪車、電瓶車非法載客現象已經絕跡,雖然不時仍有自行車載客,但由于政府不時出手打擊,這類現象也越來越少。目前,政府每周至少進行一至二次清理,每次大概能夠收繳七、八十輛自行車,保證了路面交通的暢通無阻。
此外,社會各界也以不同方式向“馬路天使”們致意。羅湖區委書記劉學強、區長魯毅曾多次親臨交警指揮現場,給冒著酷暑堅守崗位的交警們送去涼茶和慰問品。
已從事交通協管兩年的馬強也感動地說,許多市民在看到他和交警們汗流夾背后,會主動給他們送來礦泉水,有的司機甚至在等紅燈時開窗給他們送水。前些天,由于下大雨,他渾身被淋得透濕,一位好心的市民看到后,立即給他送去一把雨傘。由于有紀律,他只得婉言謝絕了這位市民的好意,不過這件事仍令他感動不已。他動情地說,“有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我們會更努力地工作,讓路面交通更加有序。”
文明出行漸成時尚
幫弱助殘,已成為深圳人的一種自覺行為,這種行為不僅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過馬路時也能體現出來。記者就不時看到有行人幫坐輪椅的殘疾人推車、幫抱小孩子的婦女和孕婦開道、幫老人提包這類溫馨場面。
記者在嘉賓路與人民南路交叉處還目睹了這樣一幕: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邊等紅燈邊告訴孩子說,“佳佳,遇到紅燈時要停,綠燈亮了才能走,以后媽媽不陪你,你能做到嗎?”孩子回答說:
“媽媽,我能做到!”
車多路堵,道路上發生磕磕碰碰的事在所難免。然而,近年來,隨著市民素質的提高,事故雙方對事故的處理也越來越文明。交通協管員馬強就親眼目睹了這樣一幕:兩名往同一方向行駛的司機見他們之間的車道無車,便雙雙同時駛入,于是兩車發生碰撞。下車后,兩人不是爭吵,而是爭著認錯。警察到后,認定雙方各負一半責任,這起碰撞事故就此化解。
此外,一些司機右拐彎見有行人過馬路時,會主動停下禮讓。駛到有黃色標記的禁停區時,司機朋友們會將出入口讓出,方便駛向其他方向的車輛出入。馬強還介紹說,現在絕大部分司機已經養成了上車系安全帶的良好習慣,可以說這是給生命上了一道保險。
周永青也頗有感觸地說,現在,司機朋友越來越注意維護道路秩序,如很少有社會車輛駛入公交車道,這就保證了公交車輛的優先。由于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越來越多,在深圳車輛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羅湖轄區的交通違章仍下降了10%,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成果。他同時提醒廣大司機,行駛途中突然變線是導致車輛碰撞的主要原因,有時為爭搶一二秒,可能會耽誤更多時間。另一方面,亂停車不僅會面臨處罰,還會影響其他車輛的正常通行。因此,為了保證交通有序運轉,他呼吁更多的司機朋友加入到文明出行的行列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