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白沙洲冷鏈市場現代物流引領餐桌消費

2009-8-1 23: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今年9月,白沙洲冷鏈食品市場將投入使用。從最初傳統的批發業態,到如今的綜合產業鏈,冷庫將與白沙洲農產品大市場聯成一體,成為華中乃至全國商貿、產業合作的重要商業平臺。 
  冷鏈項目以20萬噸冷庫為中心,中心主要由制冰車間、分揀配送車間、速凍間、冷藏間組成,并設立冷凍食品、海鮮、干鮮、板栗四大專業市場。一期6萬噸為低溫庫,用于儲藏豬馬牛羊、河鮮、冰鮮、凍鮮、速凍產品;二期分6萬噸常溫庫,以及8萬噸的低溫庫。
  武漢之南 華中農副產品集散地
  在武漢的南大門,坐落著這樣一處地方:每天,武漢市民吃到的新鮮蔬菜,有七成來自這里;家家戶戶炒菜用的食用油,這里的供應量占到市場供應量的60%以上……這就是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武漢人最重要的“菜籃子”基地,華中地區農副產品的集散地。
  白沙洲大市場規劃占地1109畝,緊靠107國道武咸公路段,直通武漢長江三橋和三環線,有三條高速公路入口(京珠、滬容、青鄭)緊臨市場,市場距離武昌火車站5公里。
  白沙洲大市場的建成,一方面徹底改變了武泰閘周邊地區原來的狀況,解決了武漢“南大門”的交通瓶頸問題,提升了城市功能;另一方面白沙洲大市場擁有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絕佳的交通優勢,承東啟西、接南轉北,也是構成武漢現代化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入駐白沙洲大市場的客商約2000多戶,在季節高峰期,蔬菜日交易量已達600萬公斤,水產品日交易量約300萬公斤,其他農產品日交易量共計500萬公斤。日進出車輛近10000多輛次,日人流量達5萬多人次,已形成全天24小時營業格局,經營網絡遍布全國各地。先后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定點市場、雙百市場工程等榮譽稱號。
  經過5年的發展,眼下的武漢白沙洲農產品大市場,經過不斷的開發、投入建設,有蔬菜交易大廳9個,總面積6萬平方米;水產交易大廳6個,總面積3萬平方米;水產發貨區0.5萬平方米;海鮮交易區2萬平方米;糧油交易區4萬平方米;果品門面300間,經營面積5萬平方米。在建的項目主要有20萬噸大型農產品冷藏庫。現已形成蔬菜、水產、糧油、果品、干調、螃蟹等市場群及物流中心,僅蔬菜、魚類的日交易量達1000余萬公斤,日進出車流量達5000余臺次,日人流量達10000余人,市場年交易總量達到50億公斤、交易額由初期不足15億元逐步增長到100億元。
  下一步,市場計劃擬建成100家社區內中小型農產品直銷加盟店,方便社區的消費需求,由大市場直接供貨,減少流通環節,提供高品質低價位的農副產品。
  建大“冰箱” 改變市民飲食習慣
  在白沙洲大市場的設計規劃之內,將建設一座庫容量為20萬噸的冷庫,堪稱亞洲之最。那么,為何要建這么大一座冷庫呢?市場總經理周國斌稱,市場要用冷鏈技術改變人們的傳統飲食習慣。
  所謂冷鏈,指易腐食品從產地收購或捕撈之后,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和零售、直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于產品所必需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冷鏈由冷凍加工、貯藏、冷藏運輸及配送、冷凍銷售四個方面構成。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等農產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產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等加工食品都需采用冷藏的方式運輸。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武漢市總庫容量在16萬噸左右;隨著國家對中西部地區開發增加投入、武漢城市圈發展的進展及廣大市民生活需求的提高,目前的庫容量已不能滿足需求;據相關部門不完全統計武漢市的庫容量需求在35萬噸左右。
  缺口意味著市場機會。今年3月,國務院頒發《物流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給冷鏈行業的發展帶來春天。而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易腐食品產量及消費支出占比越來越高,食品冷鏈將在流通行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基于國內冷鏈行業的發展前景,及武漢市冷鏈行業的現況,特別在2008年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雪凍災害面前,暴露出武漢市場貯藏調控能力的嚴重不足。
  做大做強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為湖北省搭建一個全國性綜合交易平臺,增強農副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尋求更多的支農、惠農支撐點,2008年6月,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有限公司成立武漢白沙洲冷鏈食品有限公司,擬在大市場西南側新增用地461.7畝,用于規劃建設總容量為20萬噸的冷鏈食品市場,以保障農產品的供應。
  兩大市場 打造一站式購物
  目前建成并即將投入使用的6萬噸冷庫,由四棟五層結構形成啞鈴式建筑,其單體冷庫容量位居國內領先地位;確保每天商品進庫量為4000-6000噸。一期412間商鋪已于2008年底完成全部招商工作,商戶預定率100%,此次商戶經營范圍涉及豬、牛、羊、雞、鴨及附屬品、凍鮮、水產品等各類冷凍食品,同時國內知名品牌入駐市場(雙匯、中糧等),并且還有國內的凍品經營客戶陸續登記要求進入市場經營;二期的海鮮、干貨市場已完成商鋪設計,預計將于年內面向全國招商。“缺少冷鏈物流,武漢市一年海鮮等水產品的損耗達15%,蔬菜的損耗率更是多達30%”,市場總經理周國斌告訴記者。他說,20萬噸冷庫建成后,可以將蔬菜的保存期拉長至30天到3個月,延長本地蔬菜的供應時間,不僅可以減少農民損失,而且可以讓武漢市民吃到更便宜的蔬菜。據測算,到時購買本地蔬菜的成本會相對便宜30%左右。此外,可以吸引沿海水產廠家進駐,在白沙洲這個平臺交易,可以采用直供的方式,減少中間的流動環節。市民不僅有更多海鮮可以吃,花錢也更少。
  最重要的是,可以打造兩大市場的“一站式購物”。一站式購物可為買方客戶減少往來奔波、降低經營成本;兩大市場客戶資源的整合優勢、白沙洲大市場的人流、車流及成熟的往來客戶資源,結合冷鏈市場的經營特性,必定促使客戶的經營規模擴大,經營效益進一步增加;為客戶多元化發展提供空間。該項目新建冷凍食品、海鮮、干鮮、板栗四大專業市場,與原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經營品類形成互補格局,能有效的滿足市場需求。冷鏈市場預計新增年銷售量120萬噸,新增年交易額180億元,年創利稅9000萬元,可新增就業人數2.5萬人。同時,有利于提升冷鏈食品深加工、冷凍貯藏、運輸及銷售水平。提高農副產品的利用能力及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起到穩定市場物價、豐富市民“菜籃子”的作用。
  發揮武漢的區域優勢,結合建設大武漢的背景,把白沙洲冷鏈項目建設成以農副產品交易為平臺,以冷庫為中心的市場群,集現代化農產品精、深加工以及物流配送等配套信息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的全國冷鏈產業的龍頭企業,實現跨躍式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