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已成江西對接海峽經濟區橋頭堡
2009-8-1 23: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對接海西5年來,贛州市生產總值翻了一番,創造的經濟總量和財政總收入等于過去25年之和。贛州,已然成為江西對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橋頭堡。
“國務院《意見》的出臺,讓我們感覺到再一次提升的機會!”贛州市十大體系辦公室副主任華曉斌說,《意見》一出臺,贛州市政府有關領導就通知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開會,認真研究、領會文件的精神內涵,全面進行解讀。同時,這些政府部門很快組成幾個小組,分別從物流服務、口岸服務、金融服務等方面制定具體的措施,為贛州全面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真正實現“無縫對接”做好準備。交通方面的進一步對接,被放在了重要位置。
5年來,贛州主動加快與海西在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設施上的對接。目前,贛龍鐵路已成為連接閩贛兩省的黃金大動脈,贛州到廈門、龍巖等城市的車程只需三四個小時,贛州與廈門之間的空中航線也已開通。今年,贛州對接海西基礎設施建設又邁出新步伐,按照國鐵I級雙線電氣化、時速200公里設計的贛龍鐵路復線項目正式立項,將于年底前開工建設,建成后接龍廈高速鐵路,贛州到廈門的時空距離將進一步拉近。
對于與海西“無縫對接”的前景,不少贛州人士表現出了極大的樂觀。當地發改委的一名官員分析說,受惠于《意見》出臺的契機,福建的電子、信息、機械、石化等技術含量高的產業會更加迅速成長,高科技產業勢必將成為福建的支柱產業。而贛州市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多年與福建的良好合作關系,將接受更多的產業輻射,分享這些產業發展帶來的巨大商機。同時,贛州被譽為“世界鎢都”和“稀土王國”,鎢和稀土礦產資源的采掘提煉加工業已成為支柱產業。福建的工業總量大了,贛州將通過提供原材料、粗加工等方式參與產業分工,拉動經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
華曉斌說,面對國家強力推動海西戰略的機遇,贛州在海西戰略中很明確地把自己定位為福建的腹地,借助海西新一輪的發展契機,追隨福建的腳步,壯大自身實力,爭取早日趕超沿海發達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