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收擁擠費緩解交通壓力的作用有限
2009-8-1 23: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為減少繁忙時段和繁忙路段的交通負荷,廣州市擬嘗試通過紅外線感應等方式,向進入某收費區域的車輛收取道路擁擠費。
廣州似在擁擠路段向機動車收取擁擠費,這事不算新鮮,因為國際上早有先例,如今新加坡即在主要路段收取擁擠費,英國、美國等也有城市在收取,國內的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也早有此動議。應該說,在擁擠路段向機動車收取擁擠費已經取得了成熟的經驗,但即使如此,我還是不同意廣州征收擁擠費,原因很簡單,收取擁擠費,除了繁榮執“罰”經濟外,緩解交通擁擠的效果可能不會太明顯。要緩解交通壓力,還是應優先作如下考慮。
其一,公交發展嚴重滯后。欲緩解交通擁擠,大力發展公交是最佳選擇,只有鼓勵更多的人選擇乘公交出行,機動車才能少上路。但現在,我們的公交發展很不理想,車況差、服務跟不上,這直接讓一些想乘公交出行的人打了退堂鼓。
其二,鼓勵“拼車”。能“拼車”而不“拼”,絕對是一種經濟浪費,鼓勵“拼車”,不僅可以緩解交通壓力,而且有助于減少廢氣排放。但現在,我們的一些城市還不太樂意鼓勵“拼車”,有的還在限制“拼車”,認為其破壞了出租行業的正常秩序。
其三,限制公車。我國公車的數量是驚人的,而公車絕不會因收取擁擠費而減少出行,如果公車數量降下來,那對減輕擁擠現象絕對是個大貢獻。大家還記得,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行期間,北京市以中央駐北京單位按50%、北京市屬機關單位按80%的標準封存公車,結果“49萬輛公車入庫封存”(2006年11月8日《人民日報》)。這么大比例的限制公車出行,也沒有影響到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可見,數量過多過濫的公車,大大增加了交通壓力。如果面臨交通壓力的廣州或其它城市,能夠將公車數量降下來,那么,交通擁擠的狀況一定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