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加碼流通業投資:糧食流通項目成重點
2009-7-9 15: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陜西省渭南市發改委的負責人正加緊催下面的縣加快申報物流業投資項目,省發改委給的申報截止時間是7月15日,剩下不到一個星期時間,申報工作異常緊張。
據悉,一份來自國家發改委經貿司的《關于做好2010年流通領域中央投資項目儲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特急”的形式日前下發各地。而這份通知也引起了各省爭取2010年擴大內需項目工作的高度重視,各省申報工作如火如荼。
北京、安徽、河南等發改委負責申報項目的人士判斷說,物流業振興規劃剛出,明年擴大內需肯定會將流通業項目作為重點之一,國家發改委對物流領域的投資規模今年也會大幅度提高。
重點:糧食物流
國家發改委經貿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年國家都會下達類似的投資項目專項,今年之所以下達“通知”,是因為國家出臺了物流業振興規劃。
對于具體申報規模和投資規模,上述負責人表示,還要看地方申報情況來定。
而地方申報該項目的積極性相當踴躍。陜西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將申報工作分解到市,然后由市分解到縣。目前,還沒有進行最后的匯總,因此不知道最終申報情況怎樣。
但是,商業物流項目是地方投資長期缺乏的,而且申報項目中包括物流園區、農產品市場等具有拉動固定資產投資的項目,很受地方政府歡迎。
廣西自治區發改委下發給各市的通知內容中表明,本次申報投資項目主要是糧食物流項目。
一是農產品批發市場專項,國家發改委安排的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是支持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系統和檢測系統建設,補助方式為投資補助;二是物流業調整和振興專項,重點支持農產品冷鏈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工程等項目,補助方式為投資補助。對于物流配送工程、物流業與制造業互動工程等項目給予中長期固定資產貸款貼息補助。
另外兩項是糧食現代物流專項和糧油倉儲設施項目,對于糧油倉儲項目和跨省糧油通道內的節點項目建設為投資補助方式,對于散糧運輸工具給予貸款貼息。
商務部國際貿易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表示,當前我國物流業還存在諸多發展落后的問題,尤其是外資進入糧食流通領域后,國家將提高對糧食流通的投資。將糧食流通作為流通領域中央投資的重點,符合擴大內需的要求,也是當前商務流通領域亟待提高的地方。
“通知”內容中指出,每個省可以安排申報項目15個左右,對于糧油儲備設施的建設項目申報,還要符合以下條件:主產區糧食倉儲項目應安排在糧食收儲任務重、倉容不足矛盾突出的地區,每個項目倉容建設規模不小于0.5億斤;主銷區和平衡區項目要相對集中,其中主銷區每個項目倉容建設規模不小于1億斤,平衡區項目不小于0.5億斤。每個食用油灌項目的油罐建設規模不小于5000噸。
陜西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定投資規模,從這次大范圍征集投資項目的動作來看,投資規模應該比2009年大幅度提高。
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耿書海日前透露,在中央新安排新增投資中,又增加了5億元用于農產品冷鏈運輸、信息化工程等項目投資。
而上述陜西省發改委人士預計,2010年國家將對物流業,尤其是糧食物流業投資從原來的零散補助改為集中式補助,當作一個振興工程來做,預計中央投資資金會在幾百億元。
由此,各省在申報項目時都不遺余力。而國家發改委下發給各省的文件中尚有申報數量要求,而各省分解給各市的要求中已經將申報數量擴大了幾倍,而各市下發該文件給縣里時,直接提出“數量不限”。
雖然這是申報項目時慣常的作法,但是亦反映了地方對流通中央投資項目爭取的迫切性。
意在保糧食安全?
國家發改委突然加碼糧食流通業投資,讓人不由得聯想到糧食流通業的外資壟斷問題。
根據《通知》的要求,此次流通領域國債項目的申報,基本上集中在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流通領域。
梅新育表示,由于國內流通領域很不成熟,資源嚴重缺乏整合,外資進入很多。
梅新育介紹,目前國內包括汽車等很多流通領域都存在著外資過剩的問題,而“內資”的空間越來越小。在眾多流通領域中,糧食因為事關國家安全,因此外資的滲透吸引最多的關注。
“由于糧食流通領域的特殊性,國家需要對此提高警惕,”梅新育說,自2008年以來,根據WTO相關條款,外資進入中國糧食加工流通領域的設限消除,跨國糧商開始大舉進軍中國,“布網收糧”。
全球大宗農作物的定價者、簡稱“ABCD”的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已經在國內糧食流通領域廣泛布局,除了投資農業產品外,他們廣泛投資控股和參股鐵路物流、收儲基地、船務等輔助公司,并通過并購、聯合等方式,對國內農產品流通領域的企業進行整合。
“國家加大對流通領域特別是糧食流通領域的投資力度,就是希望內資可以逐漸轉變成這個行業整合的主角。”梅新育說。
“現在的很多內資,基本上都是在給外資打下手。”梅新育表示,近年來,加工、物流和銷售環節的許多民營企業被外資控制。
“在糧食領域控制了流通和加工,就控制了生產。”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李靜也認為,對糧食和農產品的物流、銷售環節的控制,能夠最大限度的拓展利潤空間。
梅新育表示,目前物流行業問題很多,再加上外資不斷滲透,因此國家可能希望通過加大中央投資,一方面整合、振興整個物流行業,讓國內的物流行業更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要確保“內資”成為物流行業,特別是糧食和農產品流通領域整合的主導,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國強也表示,外資對糧食流通領域的滲透值得警惕,國債項目對流通領域的投資會對外資的不斷擴張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
不過,國家發改委經貿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糧食流通作為商業流通領域重點投資項目,是與當前物流業振興規劃和糧食安全等問題密切相關的。糧食流通領域投資長期存在歷史欠賬,是將糧食流通項目作為中央投資儲備項目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