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市綜合性貨物集散內河港區建設加速
2009-7-9 14: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紹興港上虞港區曹娥作業區工程通過可行性評審 7月6日至7日,通過現場踏勘和詳細論證,來自省港航管理局、浙江公路水運工程咨詢公司和杭州市交通設計院的有關領導和專家一致通過了對紹興港上虞港區曹娥作業區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評審,曹娥作業區工程建設邁入實質性啟動階段,而以此為開端,全市綜合性貨物集散內河港區建設有望提速,為我市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水運基礎設施保障。
作為全省內河五大港口之一,紹興港已被列入省“十一五”期間水運工程“十線五港三連”建設規劃,上虞港區將是紹興港7大重要港區之一。但由于長期以來水運基礎設施投資過少,航道缺少必要維護整治等,我市至今仍沒有形成一個較具規模的內河港區。隨著杭甬運河和曹娥江口門大閘的相繼建成,內河貨運通過海河聯運港區直接出海成為可能,發揮優越的內河資源作用,發展內河港口建設呼之欲出,發展建設步伐也隨之加大。
據悉,作為紹興港上虞港區主要內河作業區,曹娥作業區將位于道墟鎮杭甬運河北岸,濟生橋兩側,緊鄰杭甬運河,計劃新建10個500噸級泊位及相應配套設施。作業區分為東西兩個,西側為綜合性作業區,主要服務于煤炭、礦建材料、鋼鐵、水泥、非金屬礦石等大宗物資運輸,東側為糧食專用作業區,設計年吞吐量為176萬噸。 作業區計劃于2010年初開工,2011年底建成投用。
專家在論證中認為,曹娥作業區直接輻射服務于上虞經濟開發區、曹娥街道、道墟鎮等經濟發達區域,它的建成對降低運輸成本,減輕區域綜合交通網的壓力,形成物流園區,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充分發揮杭甬運河的作用等有著重要意義,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非常顯著,項目建設非常必要,同時又十分迫切。
市糧食部門介紹,目前全市糧食進出量為52萬噸左右,建成糧食專用碼頭后,每年至少有35萬噸左右的糧食將改用水路進出,降低運費成本。同時,我市計劃在專用碼頭后方建設國家糧庫及糧食加工企業,預計糧食水運量將大幅提升,碼頭的開通也將吸引周邊縣市糧食的進出和中轉,該碼頭有望成為糧食中轉的物流基地。
記者 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