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治超:企業受益業戶得利群眾滿意
2009-7-9 14: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截至6月底,山東省棗莊市的治超工作已經開展了五個年頭。作為一項與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密切相關的社會系統性工程,治超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筆者來到企業、群眾和運輸業戶中間一探究竟。
企業:離不開治超
山東申豐水泥集團是國家重點建材生產基地,擁有國內一流的四條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年生產水泥1000萬噸。該集團副總經理王淑亮談起治超第一句話就是“企業一分鐘也離不開治超”。2006年,申豐水泥集團建成投產之初,恰逢206國道因受損嚴重禁止通行,企業每天300多輛車拉運六七千噸貨不得不繞行206國道周邊小道,拉不多、跑不快、進料慢、銷售難,給企業造成這些麻煩的罪魁禍首就是超限超載運輸。2008年改建通車以后,206國道被列為治超工作的重點線路,通行能力大大提高,交通部門在企業實行了源頭進駐管理,企業主動成立了道路運輸管理協調辦公室,專門負責運力的組織、裝載的把關和治超政策的宣傳教育。目前,從申豐水泥集團大門出來的運輸車輛無一例外地經過了企業內部裝載質量監控部門的把關,均處于不超限狀態,企業生產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運輸業戶:支持治超才能賺錢
山東昂立集團是棗莊一家大型民營企業,靠物流起家,以運輸為基礎,擁有自己的專業運輸公司。昂立集團運輸公司經理殷立峰談起治超頗有感觸。他告訴筆者,2004年之前,昂立集團也是靠社會零散運力來搞物流,但全國治超行動開展以后,社會車輛便“吃不開”了。超限超載普遍嚴重,罰款扣車經常出現,運輸效率特別低下,嚴重影響了公司效益和企業形象。2006年5月,昂立集團一次性投資近2000萬元,購買了30多輛斯太爾王汽車,成立了自己的專業運輸隊伍,駕駛員全部為企業員工,裝載貨物全部實行紅線控制,拉超了,不準出門,一旦拉超被罰,不僅罰款要由駕駛員自己掏,而且還要再罰運輸公司200元。原來用社會上超限超載車輛搞物流時,公司每月8萬噸的訂單能完成60%就算不錯,企業因此遭受了重大損失。成立專業運輸公司之后,治超政策得到很好落實,沒有一輛車超限超載,盡管運輸成本增加了一倍,但運輸效率和物流效益卻提高了好幾倍,貨搶得快、車跑得快、錢賺得快,公司專心搞經營,企業效益節節攀升!拔覀兪撬愦筚~,不算小賬。支持治超,就是賺大錢! 昂立集團副總經理王承道如是說。
群眾:治超千萬不能松
王繼龍是嶧城區峨山鎮郭莊段路邊經營鋁合金加工的一位“個體戶”。他門前的底(閣)吳(林)公路最初建于1995年,是嶧城境內石膏、煤炭、水泥運輸的重要通道。在超限超載車輛的碾壓下,這條路建成后沒幾年就千瘡百孔,2001年,嶧城交通局投資2020萬元全線改建。該路建成通車之時,正是全國治超統一戰役全面打響的關鍵時期,嶧城區把這條路作為治超執法的重點和養護管理的樣板,交通、公安部門聯合執法,固定、流動檢查多管齊下,運輸旺季還實行24小時不間斷把守監管,超限超載車輛大幅減少,合法運輸經營空前發展,底吳公路不僅成為交通運輸的區域大動脈,而且成為沿線群眾發家致富的活力經濟帶。王繼龍高興地告訴筆者,在治超之前,底(閣)吳(林)公路損毀嚴重,大多數人都在家單純種地。治超工作開展以來,方圓兩公里之內5個村莊的個體運輸戶一下子發展到120多家,每戶每年的經濟收入最少在5萬元以上。他經營的鋁合金加工店生意也一直不錯,年收入在6萬元左右。談到目前的治超形勢,王繼龍一臉嚴肅地說,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開始時,超限超載車輛有點抬頭,現在就怕松勁,要治就一股勁治下去,老百姓雙手贊成。
五年來,棗莊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36.1萬人次,查處超限超載、非法改裝、“大噸小標”、無牌無證等違法車輛29萬輛次,卸載貨物62萬噸,追繳各項交通規費1.76億元,全市超限超載車輛比例由治理前的80%以上降到了現在的5%以下,貨車平均運行速度提高了20%,公路貨運量和貨運周轉量平均每年保持7%和9%的增長速度。人民群眾在治超工作中體驗并得到的是“路好走了、車好跑了、貨好運了、錢好賺了”的方便和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