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出手應對“水災物價” 搶修水毀公路保暢通
2009-7-9 14:0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廣西遭受洪澇災害襲擊,一些受災嚴重的縣鄉面臨蔬菜價格上漲問題,地方政府果斷出手應對“水災物價”。
7月初以來,廣西河池、桂林、柳州、貴港、南寧等地連續遭受暴雨襲擊,引發洪澇災害,并直接導致一些地方菜價上漲。
交通中斷進一步增加了價格上漲的壓力。7月6日,自治區公路管理局介紹說,全區累計有260條公路交通中斷,其中專業公路50條,農村公路210條。
桂林、柳州等地出現蔬菜價格上漲的情況,有些蔬菜價格上漲1—2倍。桂林一些居民還搶購方便面、礦泉水儲存在家。
從遭受暴雨襲擊開始,廣西各級政府就通過各種方式披露相關雨情、汛情,保證信息透明,并通過各種方式組織生活必需品,以最大限度地平抑物價,減少價格波動給老百姓生活帶來的影響。
南寧官塘菜市場商販秦佳佳告訴記者,這幾天幾乎每天物價、工商、檢疫部門的人員都來到市場做調查,主要是關注價格、衛生問題,一是問肉類和蔬菜的來源,二是問現在的價格,三是問銷售狀況如何。
廣西不斷通過電視、電臺、報紙等方式,將洪災情況準確及時地傳遞給群眾,這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百姓的心態。
一些網民表示:“現在桂林、柳州、賀州等地的災情已經趨緩,各種蔬菜價格相對比較平穩,按照市場規律,沒多久價格就會回落的。”
交通暢通對于確保物價平穩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廣西交通中斷的50條專業公路中,累計搶通34條。交通中斷的210條農村公路中,累計搶通12條,尚未搶通198條。搶修仍在緊張進行之中。
推動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是確保物價長期穩定的關鍵。針對目前蔬菜價格上揚的趨勢,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已組織了6個抗洪救災生產自救工作隊,下到幾個重災區,及時統計和反饋農作物受災情況,為農民做好恢復生產方面的技術指導。
工作組將織當地農民搶收蔬菜、玉米、早稻等農作物,并組織好農民對已經絕收的田塊及時進行改種,幫助農民做好洪災過后病蟲害的防治。
中國約96%的商品均為市場定價,只有4%的商品為政府定價。目前,隨著廣西洪澇災害相對平穩,各地生產相對恢復,物價專家指出:將“政府之手”與“市場之手”結合起來,重視市場的長期規律,才能更好地應對“水災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