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軌道交通產業三年銷售規模達400億元
2009-7-8 13:1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市軌道交通產業經歷了近百年的發展歷史,形成了較強的基礎實力。近年來國家以空前的投資規模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為產業提升發展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在歷史機遇面前,我市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如何加快發展步伐?7月7日,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產品出口前景廣闊
2003年11月,常州軌道交通產業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軌道交通車輛及部件特色產業基地。2008年1月,常州軌道交通產業成功晉升“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成為常州市第一個國家級出口基地。今年5月江蘇省外經廳正式批復設立“常州市戚墅堰軌道交通產業園”。
來自市經貿委的數據表明,我市軌道交通產業現有企業51家,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150億元。
該產業已初步形成研發、配套、制造產業鏈,其研發和生產能力幾乎涵蓋了軌道交通車輛裝備的車體、轉向架、牽引傳動、電氣控制、輔助設備以及車內裝飾等整個系統,具備了鮮明的產業特色和產品特點。城市軌道交通牽引傳動控制系統占全國同類產品總量的45%,車輛內裝系統占60%,產品出口前景廣闊,進口替代作用明顯。
我市軌道交通設備制造企業十分注重“抄近路”,通過與國外大公司合資合作,努力提升技術水平,積極拓展國際國內市場。常牽中心與加拿大厐巴迪公司、法國阿爾斯通、德國西門子等國外知名大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使常牽中心成為他們的全球供應商。今創集團目前已建有合資企業11家,產品大多已走出國門。戚機公司與美國GE公司合作,增強研發能力,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長青集團與英國AVE鐵路產品集團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常州長青埃濰交通設備有限公司,主要生產交通車輛內飾產品和交通車輛用電器產品。
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我市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6個在建項目總投資達61億元,占全市五大產業50項重點工業項目投資總額的12.7%;占裝備制造業重點項目投資額的31.5%。從目前進度看,各企業建設項目進展較快,部分企業成為今年我市工業經濟新增長點。
國家加大軌道交通建設投資對我市軌道交通產業產生了直接拉動作用,重點產品生產銷售明顯提速。今年1-5月累計產值同期增長51.14%,高于全市規模工業增幅44個百分點,高于五大產業平均增幅43.3個百分點;占全市五大產業總量3.5%,占裝備制造業6.4%,成為推動全市五大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產業中的重點企業1-5月產值高速增長,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亮點。常牽中心集團完成產值11.45億元,同比增長127.85%,今年計劃新增銷售收入8億元;今創集團產銷二旺,完成產值9.8億元,同比增長73.3%,今年計劃新增銷售收入6億元;戚研所已完成產值4.16億元,同比增長24.22%,今年計劃新增銷售收入8億元;南車戚機公司今年計劃生產300臺機車,新增銷售收入15億元,1-5月完成產值7億元,同比增長26.6%;常州中鐵科技有限公司5月份生產量有較大提高。
溧陽萬興特種建材為鐵路建設配套產品產值增長89.6%。
三年銷售規模達400億元
雖然戚機廠、威研所、常牽集團、今創集團、長青艾維等企業在國內享有一定聲譽,但是常州的軌道交通產業與國外軌道交通制造業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表現在整車的總體集成設計、控制系統、關鍵部件的核心技術的掌控以及精密制造加工工藝相對落后。
為此,常州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將以技術創新為先導,實施“高起點、高技術、高水平”戰略,走“國際化、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專業化”發展道路,通過引進技術和自主開發相結合,加快研發與軌道交通發展相適應的軌道交通整車、軌道交通車輛主要部件、軌道交通地面關鍵裝備、自動控制系統、信號系統的產品,實現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從局部制造向整體開發、集成開發的跨越,提升產業的整體優勢。到2011年,力爭軌道交通產業整體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成為國際知名的軌道交通車輛產業化基地,產業銷售收入達到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