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打造一流產業轉移示范園
2009-7-7 15: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佛山(清遠)產業轉移示范園綜合考慮市場需求、技術進步、產業基礎及環境約束等因素,結合園區發展定位,確立以模具為核心的機械裝備制造業和電子信息產業兩大高技術生態型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園區以“工業之母”模具產業為龍頭,充分利用省模具行業協會這一平臺,大量引進機械模具裝備制造上下游配套企業。在選準優勢產業的同時,通過加強和佛山市政府合作共建,以及創新融資平臺,放大資金效應。一個一流的產業轉移示范園,將在清遠橫空出世,這也將使得佛山(清遠)產業轉移示范園成為全省具有相當突出產業特色的工業園。
中國模具產業園清遠誕生
佛山(清遠)產業轉移示范園將成全省最具產業特色和集聚效應最強的產業轉移園之一。
隨著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園打造一流模具產業園設想的提出,以及逐步將設想推進,世界一流模具產業園呼之欲出。早在去年夏天,廣東省模具協會第七次會長會議在清遠市高新區召開。會長單位有我國模具生產的領軍企業———具有中國裝備制造業巨子之稱的廣東力勁集團、省模具行業的領軍企業群達集團、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巨輪集團等,與會的還有我國著名大學的一批專家教授等。經過智慧風暴與資本實力的碰撞,一個志存高遠、并將要對廣東產業結構產生重大影響的“園區規劃設想”應運而生:清遠市與“模具巨子”達成共識,要在清遠高新區謀求打造世界一流的模具產業園。
根據廣東模協有關負責人介紹,清遠市機械模具產業園應定位為打造一個世界一流的機械模具工業園,冠名為“中國模具機械制造裝備產業園”,承接未來10年內發達國家模具向中國的轉移。廣東省的汽車年產銷量約150萬輛,如果廣東能在一個不長的時間里實現汽車零部件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徹底改變中國汽車制造業依賴跨國公司提供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被動局面,廣東的裝備制造業就會攀越一個新的高峰。
據廣東模協專家介紹,在清遠打造世界一流的模具機械產業園區有三大優勢:一是清遠有大量可延伸開發的土地資源用作后續工業用地,保障產業園區發展后勁。二是清遠的區位優勢,清遠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日益融入珠三角經濟圈,是廣州“空港”、“海港”、高速公路及軌道交通網的有效輻射范圍,更是廣佛經濟圈產業梯度轉移最便捷通道。三是廣東將要形成3000億元的汽車產業集群,而清遠高新區坐落在其100公里供應圈中,產業集群優勢特別明顯。
優勢產業集聚“羊群”效應明顯
佛山(清遠)產業轉移示范園明確“現代產業新區、生態工業示范園”的發展定位,突破傳統的工業園建設模式,遵循現代產業發展規律,突出生態優先、產業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理念,高起點、高標準進行園區規劃。著力發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與城市化,著力建設規劃科學、主業突出、配套完備、生態優美、服務優質、宜業宜居、輻射帶動力強的全省示范性產業轉移園。
在綜合考慮市場需求、技術進步、產業基礎及環境約束等因素,結合園區發展定位后,佛山(清遠)產業轉移示范園確立以模具為核心的機械裝備制造業和電子信息產業兩大高技術生態型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園區以“工業之母”模具產業為龍頭,充分利用省模具行業協會這一平臺,大量引進機械模具裝備制造上下游配套企業。目前已與重慶渝安集團簽訂了投資12億元的東風小康微型客車生產項目,還與珠三角企業簽訂項目協議,擬投資52億元共同開發建設機械模具裝備制造、汽車配件基地。同時,緊抓佛山及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及國際產業轉移新機遇,主動承接新型顯示器件、電子通訊設備、家電等的配套零部件生產。園區的建設,對清遠加快形成以機械模具、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為主導產業的經濟增長極,對佛山市和珠三角“騰籠換鳥”、提升產業結構都將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園區開發建設工作已經全面展開,目前已審批土地300公頃(4500畝),已“七通一平”土地約166.67公頃(2500畝),區內道路、供電、給排水、通訊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約4.3億元。截至2009年5月,該園共引進建成項目16個,總投資7.3億元;在建項目2個,投資14億元;合同投資項目2個,合同投資金額3.1億元;意向投資項目20個,意向投資金額65.8億元。
重點構建五大公共服務平臺
根據園區主導產業的發展需求,圍繞產業生產、流通貿易、分配、消費等全過程生產活動,打造以研發、信息咨詢、服務、技術培訓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支撐體系,重點構建五大公共服務平臺,提高園區的配套服務能力,為產業轉移工業園制造業升級提供服務支撐。
一是物流服務平臺。依托園區良好的區位與交通優勢,聚合公路、鐵路、航空、港口等各種物流基礎設施要素,引入專業化的物流服務提供商,在園區內建立多功能一體化運作的物流服務平臺。
二是金融服務平臺。以企業為主體、政府為導向,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機制,幫助入園企業獲取自身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目前,建行在廣東清遠高新區內設立了高新區分行;區內另有農行、農信社等金融機構為園區開發建設和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技術等服務;工行也計劃在園內開設綜合網點,為落戶企業提供多種個性化的融資服務和財務顧問服務。
三是技術服務、產品檢驗檢測和認證服務平臺。圍繞機械模具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的關鍵產品研發與技術升級兩大重點,目前產業轉移園已掛牌成立科技企業孵化器,該孵化器以園區高技術主導產業為主,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依托清華大學、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國內外科研院所,產學研緊密結合,為入孵企業提供研發、中試以及管理、法律、財務、市場推廣和培訓等方面的服務。
四是信息交易平臺。建設一個與園區主導產業相關的信息交流平臺,使落戶園區的企業能及時掌握國內外行業動態、市場行情、技術走勢等。
五是勞動技能培訓與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園區專門建立了就業服務中心,全市也已建立9個縣級以上的就業服務管理機構,85個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為農村勞動力免費提供政策咨詢、就業信息、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加強對勞動力培訓就業的統籌及推進。
相關報道
創新融資平臺放大資金效應
在第二批省競爭性扶持資金5億元到位后,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園嚴格按照有關管理辦法,認真安排、科學使用好每一筆資金。清遠充分利用省競爭性扶持資金中的2億元,切實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及公共平臺建設;目前,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園正積極配合市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做好余下3億元省競爭性扶持資金的放大和使用計劃。
為了確保省競爭性扶持資金使用安全、高效,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園做到“兩個堅持”。
一是堅持規范使用,專款專用。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園堅持自覺接受上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監督,認真抓好對扶持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在市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在國庫開設專戶嚴格資金管理。同時,為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規范,專門制定了《清遠市重點產業轉移園區競爭性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對扶持資金的使用范圍、使用原則、申請及審批、撥付程序作出了詳細規定,確保相關款項專款專用,規范使用。
二是堅持創新思路,放大資金效應。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園積極創新思維,成立嘉盈融資平臺公司,大力開展融資工作。目前,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園已與市工行、建行等多家銀行達成融資意向。另外,積極采取靈活方式,以合作開發土地的模式籌集社會資金約6000萬元。預計通過省財政扶持資金和佛山、清遠兩市政府的投入以及各種融資手段,將可把資金放大到43億元。其中包括:第一,把省競爭性扶持資金5億元放大到20億元(省競爭性扶持資金中的3億元可融資放大到18億元);第二,佛山、清遠兩市政府約定投入共10億元;第三,把省對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的5億元扶持發展資金放大到13億元(省扶持資金中的2億元可向銀行申請貼息貸款10億元)。
佛山(清遠)產業轉移示范園名片
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明確“現代產業新區、生態工業示范園”的發展定位,突破傳統的工業園建設模式,遵循現代產業發展規律,突出生態優先、產業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理念,高起點、高標準進行園區規劃。著力發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與城市化,著力建設規劃科學、主業突出、配套完備、生態優美、服務優質、宜業宜居、輻射帶動力強的全省示范性產業轉移園。
佛山(清遠)產業轉移示范園優勢
區位優勢:珠三角半小時生活圈;
配套優勢:完整的產業配套體系;
成本優勢:低成本的“洼地效應”;
能源優勢:充足的能源供應能力;
環境優勢:創業宜居的理想城市;
服務優勢:優質的外商投資服務。
佛清合作協同推進
打造全省產業轉移園建設典范
清遠與佛山是兄弟市和友好鄰居,長期以來,兩地在產業轉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自省委、省政府部署實施“雙轉移”發展戰略以來,佛山市人民政府、清遠市人民政府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積極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方針,合作共建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并全力打造成省示范性產業轉移工業園。在管理機構設置方面,共建雙方成立了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管理委員會,管委會設在廣東清遠經濟開發區(廣東省清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佛山市派出3名干部常駐園區。在管理模式上,實行聯席會議下的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兩地政府建立聯手建設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定期召開,研究制定促進園區建設發展的政策措施,及時協商解決園區開發建設和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開展共建工作以來,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園區開發建設、招商引資等工作有序推進。在共建雙方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底,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成功創建成為第二批省示范性產業轉移工業園。按照共建雙方政府簽訂的《產業轉移工業園合作協議書》、《關于合作建設省示范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協議》及《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方案》,2008-2012年,佛山市政府將計劃累計投入5億元用于工業園的開發建設,首期投入啟動資金1.5億元,確保每年從當地轉移或雙方合作共同引進企業50個以上。佛山市還專門設立“佛山市產業轉移專項資金”,專項扶持園區建設。在2008年省產業轉移目標責任考核中,佛山市、清遠市人民政府、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同時獲得優秀等級。
加快佛山(清遠)產業轉移示范工業園建設速度,提高園區建設水平,是佛山市推動“兩轉型一再造”的迫切需要,也是清遠市“爭當山區科學發展的排頭兵”的積極實踐。在新的發展形勢下,佛山、清遠兩市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雙轉移”的決策部署,乘勢而上,通力合作,佛山市人民政府、清遠市人民政府擬參與第四批全省示范性產業轉移工業園評審,進一步爭取省財政競爭性資金支持,著力把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打造成為粵北山區承接產業轉移的“風向標”和園區建設的“典范”。全力把佛山(清遠)產業轉移示范工業園建設推上新的臺階,全力建設具有全省示范帶動效應的“現代產業新區、生態工業示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