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義烏:“移物”城市打造物流高地

2009-7-7 15: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座連一座的商貿市場、數不清的門面攤位、琳瑯滿目的各式小商品,以及穿行于市場間不同種族各種膚色的人……這是義烏給記者帶來的最直觀也是最深刻的印象。
  如今,這座已成為世界小商品“源頭市場”的地級市已經發展為區域物流中心,是浙江省運營最繁忙、業務量最大的四大物流樞紐之一。而義烏的定位與發展并不僅限于此,更遠大的夢想正在構建與實現中。
  優勢明顯“1982年義烏在全國率先開放小商品市場,目前市場的外銷度達到55%,小商品銷售到全球200多個國家。”義烏市市長何美華自豪地說。即使在金融危機下,義烏也保持了平穩的發展態勢,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
  義烏不僅是國內各大市場的一級批發源頭,也是國際采購點,約有12000多名國際采購商常駐義烏。“以前是買全國貨,賣全國貨,現在的目標是買全球貨,賣全球貨。”義烏市副市長王奎明表示,義烏的轉口貿易也發展起來,國外的產品不只是賣給中國買家,同時也有外商在義烏采購外國產品。
  商貿業的發展給物流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義烏的物流業已拉開了通向世界的框架,實現了“公、鐵、空、海”的大交通動脈構架體系。四通八達的公路,橫貫其中的鐵路,方便快捷的航空以及借助寧波港、上海港、青島港的海運,為義烏構建了多種運輸方式相協調的遠輻射、大跨度、高效率的立體交通運輸網絡。
  從公路來看,義烏的公路主骨架網已基本形成,杭金衢、甬金高速公路、03、20、37省道穿境而過,公路貨運業務直達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260多個城市,年貨物出運量超過500萬噸,以公路運輸為主要地位的優勢得到了充分體現。
  從鐵路看,義烏鐵路貨運站是上海局管內和浙贛線上目前最大的貨運站,日均可辦理接發列車近百對,有義烏———烏魯木齊、義烏———沈陽、哈爾濱等6條鐵路行包專列,義烏———寧波集裝箱海鐵聯運班列直達寧波港碼頭中轉出境。杭州———長沙高速客運專線,建成后最高時速達350公里/小時,義烏至杭州只需25分鐘,義烏至上海只需60分鐘,對義烏的鐵路客貨運運力的提高有極大改善。
  從航空上看,義烏機場是浙江中西部地區最大的航空港,旅客吞吐量位居浙江省內機場第四,享有國內的“國際航班”美譽。義烏市正在積極爭取口岸正式開放,讓這一“空中走廊”成為越來越多外商到義烏尋找上級的重要通道。
  從海運來看,義烏國際物流中心是全國較大的內陸港,年出口國際集裝箱已超過50多萬TEU,配套有集裝箱堆場,公用型保稅倉庫、出口商品倉庫等國際物流服務的重要設施。馬士基、長榮等15個船公司在義烏設有辦事處。
  “義烏的貨運市場實行全面開放,沒有任何門檻。物流服務網絡遍布全國,本著這一優勢,洼地效應體現了出來。我們的物流服務價格相對周邊城市要經濟,而且物流速度快,服務質量高。物流企業的素質也不斷獲得提升,實現了信息化、國際化。”義烏市交通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躍飛向記者介紹道。
  “義烏不僅把物流作為產業來發展,還作為基礎設施來建設,特別是物流公共平臺的建設。”副市長王奎明說。政府出巨資建設物流平臺為中小物流企業提供服務。目前正在不斷建設和完善中的義烏國際物流中心總投資30多億,其中的內陸口岸場站建成后,可以形成100萬TEU的通關能力,為企業提供從倉儲到通關的一站式服務。此外,王奎明透露,義烏也在開發建設保稅區,實現出口加工、物流保稅的功能。
  “移物”城市的發展藍圖
  對于義烏,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汪鳴用一個形象又諧音的詞語來命名———“移物”城市,與深圳“移民”城市的稱謂有異曲同工之妙。
  汪鳴表示,物流能為城市的企業擴張、城市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助推力量。從經濟學上看,原料產地、產品的生產地和銷售地在空間上的分離有利于加快不同城市、地區、企業的社會分工,這也是跨國企業的基本特征。因為只有在社會分工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實現做強做精相關產業,實現規模經濟。城市企業通過運用物流技術,使運作效率得到提升,從宏觀上看,這種提升可以創造出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發展城市經濟的氛圍,而這種氛圍與我國倡導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方針是相匹配的。
  汪鳴認為,城市發展物流有兩個目標:一是使物流成為城市自身經濟活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支撐;二是在自我服務的基礎上,作為物流節點的城市為周邊、更廣大的地區提供產品和物流服務,這樣物流就有可能成為具有成長性的增量產業。城市發展產業的路徑與發展物流的路徑相結合,既可以依托物流,把產業集群做大,也可以通過做大相關產業集群,培育物流成為增量產業,不斷做大做強,新加坡、香港都是成功范例。
  義烏正在走這樣一條路。最初圍繞商貿進行小商品的加工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形成了規模化的產業集聚,形成了小商品交易市場的集聚。義烏依托物流的發揮為產業集群的提升創造了條件,城市也成為物流樞紐。目前,義烏已經走過“小商品的制造+交易產業集群聚集”的發展階段,下一步要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物流業,形成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使城市經濟的發展具有區域性、國際性的功能。
  汪鳴認為,義烏未來的發展可以參照這樣的路徑:實現交易方式的升級和網絡化服務有機結合,形成現代物流產業集群。所謂交易方式升級,即從實物交易向網絡交易轉變,雖然是進全國貨,賣全國貨,但貨物不必都送到義烏市來,而是進入到義烏市的交易網絡系統和平臺中來。為了給虛擬交易提供配送服務,需要兩大物流系統的建設:一是發展快件服務,滿足全國零星小件貨物的配送服務;二是形成一批具有網絡化運作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依托物流城市節點,培養全國范圍內的貨物分撥、配送和服務能力。總而言之,構建現代物流為支撐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實現交易方式的升級和網絡化服務的有機結合,以此來實現義烏未來的四大核心產業———制造、貿易、金融和物流的發展。
  義烏市政府為義烏的未來描繪了這樣一張藍圖:2009年,完成物流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并全面實施,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形成科學合理的物流場站布局;2010年,全面建成內陸口岸場站和義烏國內物流園區,進一步確立省內物流的中心地位;力爭在2020年把義烏打造成一個社會化、專業化、規模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義烏港”,完善以“義烏港”為典型標志的區域物流高地,成為義烏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在全國、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小商品集散樞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