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內蒙古交通輝煌成就

2009-7-7 13: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區各族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區公路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艱苦奮斗,我區公路事業取得了迅猛發展,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一、公路建設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公路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1947年自治區成立時,全區僅有的十余條簡易公路,總里程只有1974公里。新中國成立時,全區公路總里程為2394公里,且大多數是土路,也因戰爭破壞的千瘡百孔,路況極差,缺橋少涵,晴通雨阻,通行十分困難。建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黨和國家的關心下,自治區公路交通事業迎來了一輪接一輪的快速發展期。尤其是“十五”以來,全區各級公路交通部門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區各族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機遇,按照“三橫九縱十二出口”公路主骨架規劃,不斷加快公路建設步伐。“十五”以來,全區累計完成公路建設投資1550億元。到2008年底全區公路總里程達到14.7萬公里,是建國初期的61.5倍,公路密度由1949年的每百平方公里不足1公里發展到12.4公里,增長了近12 倍。高等級公路達到1634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到1879公里,一級公路達到2888公里,二級公路達到11582公里。北京至呼市至包頭至臨河至烏海高速公路、包頭至蘇家河畔段高速公路、白音查干至集寧至豐鎮至大同高速公路、阿榮旗至北海省際通道阿榮旗至白音察干一級公路、綏滿國道主干線牙克石至海拉爾段一級公路等一批高等級公路建成通車。全區公路橋梁達到12082座,404857延米,其中特大橋6座,大橋680座。盟市之間、盟市與首府之間全部用高速或一級公路連通。全區101個旗(縣)全部與干線公路連通了油路,全區1235個鄉實現了鄉鄉通公路的目標,有1143個鄉(蘇木)鎮通了油路,通油路率達到92.6%,12261個行政村中有9274個通了公路,占到村總數的74.8,行政村(嘎查)通公路率達到75.4%。全區公路等級大幅提高,路網結構明顯改善。一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公路網絡已基本形成。   
  二、公路養護工作逐步邁向規范化、專業化、科學化,公路養護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自治區成立之初,公路養護工作很不規范。新中國成立后,公路養護工作逐步走上正規。自治區于1956年成立了內蒙古公路局,各盟市下設專業養路段(公路管理站),初步建立起專業養護隊伍,擁有養路職工近200人。經過60年的發展,到2008年底,養路機構由建國初僅有的3個養路段,發展到全區12個公路管理局(處),97個公路養護管理工區, 10個邊防公路機械化養護隊,94個地方道路公路段,405個干線養護道班,445個縣道養護道班。1個高速公路及其輔道的大型養護管理公司,20個收費公路經營企業。全區公路養護職工總數達到27246人。基本上培育出一支養護規范、設備精良、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專業化公路養護隊伍。   
  全區公路養護工作已經步入規范化軌道,形成了一套系統的制度與模式。公路預防性、經常性、周期性養護將公路病害消滅在萌芽狀態;重點線路的強化養護管理保證了重點養護路段暢通;不利季節的公路養護工作使最大限度減少公路災害發生;“兩改兩加強”“三個五”“GBM工程”“文明樣板路工程”“一消滅兩改造”“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和路網結構改造項目的大規模投入等等一系列常規養護、專項養護活動、養護工程項目開展與實施,極大的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改善了公路行車條件。在2005年全國干線公路養護與管理檢查中,我區取得總評分第13名,普通干線公路第12名的好成績。我區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達到全國同行業中上等水平。   
  三、公路路政管理體系逐步完善,依法治路能力不斷增強。   
  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頒布施行后,為加強我區路產路權保護力度,適應公路交通事業發展需要,自治區公路局設立了路政科,各盟市和旗縣公路管理部門也相應設立了路政管理機構。《公路法》頒布后,我區于1997年11月份召開全區公路路政工作會議,在會上從分級管理原則出發,統一規范了全區路政機構名稱,盟市(地區)為路政大隊,下屬路政中隊,全區路政管理機構隊伍建設初具規模。2001年8月1日,自治區交通廳以內交發[2001]413號文進一步統一規范了全區路政管理機構名稱:旗縣級路政管理機構變更為路政管理大隊,盟市級、呼包高管分局路政管理機構變更為路政管理支隊。名稱統一規范后,原職能、編制和隸屬關系不變。2004年9月,自治區編委批準成立“自治區公路路政執法監察總隊”,與自治區公路局合署辦公,對全區路政管理工作實施業務指導。同時成立派駐高等級公路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路政支隊,負責高路公司所轄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目前,全區共組建13個路政管理支隊,負責全區國省干線的路政管理工作,各旗(縣、區)交通局設立路政大隊負責本轄區內地方道路路政管理工作。在人員準入方面,嚴格路政執法人員資格授予和層級審批準入制度,截止2009年5月,全區經自治區交通廳資格認證的路政執法人員共3106人,其中國省干線公路2446人,管理農村牧區公路的660人。60年來,內蒙古路政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組織機構,廣大執法人員作風嚴謹、業務嫻熟,路政隊伍富有堅定的社會責任感和強烈的行業榮譽感,成為自治區公路交通事業發展的堅強保障。   
  四、行業精神文明建設成績突出,公路行業形象明顯提升。   
  60年來,全區公路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群策群力、奮力拼搏、迎難而上,在養好公路、保障暢通,為全區公眾提供“暢、潔、綠、美、安”的公路通行環境的同時,全體養護工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發揚“甘當鋪路石”的精神,整個行業呈現出極高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系統內先后涌現出一大批全國先進模范人物,塑造了“八仙筒”等多個全國先進道班,他們積極投身我區公路養護事業,愛崗敬業、忘我工作、勇于獻身,集中展示了養護職工隊伍的時代風貌和崇高品格。精神文明建設的巨大成就,有力推動了公路行業的協調發展。“十五”末,全區公路系統文明單位建成率達到95% 。其中,12個盟市公路局中獲省(自治區)部級文明單位9個,盟市級1個,旗縣級2個。自治區公路局建成全國交通行業文明行業。全區公路管理工作步入了科學化、規范化的道路,公路事業蒸蒸日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