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稀有資源出口動了誰的奶酪?
2009-7-4 1:5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編者 美國和歐盟6月23號就中國限制部分工業原材料出口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要求與中國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展開磋商。
美歐申訴書中提到的原材料包括礬土、焦炭、氟石、鎂、碳化硅、金屬硅、黃磷和鋅等。美歐認為,中國對這些產品采取的出口配額、出口稅以及最低出口限價等措施對美歐利益造成損害,也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所作承諾。
中國商務部6月24日發表聲明表示,對部分原材料出口加征出口稅,是為了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符合全球利益,中方認為相關政策是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我國出臺限制稀有資源出口配額,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中國廣播網
中國限制稀有金屬出口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歐美日前就中國限制一些稀有金屬出口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商務部回應說,中國的出口政策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則。專家分析指出,中國限制稀有金屬的出口主要是為了保護環境,保護自然資源。這一點,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不例外。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歐洲部主任李鋼說: “在WTO多邊貿易體系當中,對于一個國家關于本國出口設限的問題,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規定。第二就是,我們在2001年底加入WTO的議定書當中,也沒有做過這方面的承諾。”
新華網
限制戰略資源出口是一國基本權利
限制戰略資源出口是中國不可剝奪的權利,任何 “自由貿易”的旗號都不能侵犯國家和人民的基本權利。在1974年5月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 《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中,其第四條 (5)款宣布: “每個國家對自己的自然資源和一切經濟活動擁有充分的永久主權。為了保衛這些資源,每個國家都有權采取適合于自己情況的手段,對本國資源及其開發實行有效控制,包括有權實行國有化或把所有權轉移給自己的國民,這種權利是國家充分的永久主權的一種表現。任何一國都不應遭受經濟、政治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脅迫,以致不能自由地和充分地行使這一不容剝奪的權利。”
每日經濟新聞
稀有金屬類公司堅決支持國家戰略舉措
針對歐盟和美國的這一舉動,國內部分稀有金屬類上市公司認為,歐美申訴理由冠冕堂皇,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為,稀有金屬是我國的戰略儲備資源,保護資源、保護環境,這是合理的,上市公司全力支持國家的戰略舉措。
包鋼稀土董秘張日輝認為,長期以來,國內稀土行業存在亂采亂開現象,我國稀土產品在國際上沒有話語權,國際商家從中漁利,這種局面需要改變,首先就要限制開采,限制出口,否則國內的稀土資源將以極低的價格快速流失。
東方鉭業董秘葉照貫則以該公司生產的鉭金屬為例。他說,鉭是生產電子產品的功能性材料,早已經成為美國的戰略物資,美國國防部后勤署是鉭金屬最大的擁有者,曾一度買斷了世界三分之一的鉭粉,但是這么重要的戰略資源,我國鉭金屬生產企業并沒有獲得多少利潤,出口到國外僅僅獲得微利而已,原因就是惡性競爭使得國外商家從中漁利。
證券時報
我國稀有金屬行業應高度集中經營
歐美之所以要訴訟,原因也在于中國是稀有金屬的大國。按照常理,擁有資源壟斷優勢的國家會主導資源的價格,巴西、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資源商們,在與我國鋼企談判中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就是因為他們三家公司掌握了全球鐵礦石70%的儲量,從而掌握了定價權。而我國很多稀有金屬占世界的儲量還高于70%,卻沒有定價權。我國的稀土在儲蓄量、生產和出口上都以絕對的優勢占據著世界第一,遺憾的是,從1990年到2007年,我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可出口的平均價格卻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64%。在世界高科技電子、激光、通訊、超導等材料呈幾何級需求的情況下,中國的稀土價格并沒有水漲船高。
原因是我國稀有金屬產業過度分散。再以稀土行業為例,直到在2008年,我國還有20家出口企業,比2007年減少19家,而此前的稀土出口企業有200家之多。面對這么多同行競爭,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自然會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彼此壓價,進行惡性競爭。
總之,不管是從國家安全的戰略上來考慮,還是從爭取稀有金屬定價權方面考慮,我國必須在擁有資源優勢的稀有金屬行業進行強力整合,實行高度集中經營,避免濫開濫采,為國家爭取更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