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博科等本土物流供應鏈軟件商挑戰跨國企業

2009-7-4 1: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數據證明,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潛力驚人 
  根據ARC Research的調查,2007年美國WMS(倉儲管理軟件,是物流供應鏈軟件細分之一)市場增長17%達到12億美元,主要是升級和替換原有系統,而TMS(運輸管理軟件,是物流供應鏈軟件細分之一)市場也達到了11億美元的規模;根據賽迪咨詢研究報告,2008年度,受年初雪災、地震和下半年金融危機的影響,用戶IT支出趨于謹慎,中國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市場整體規模容量達到了6.62億元,但與2007年同期相比仍增長了35.7%,這與ERP市場10%以下的增長速度相比,已經足夠吸引眼球。
  國際普遍公認,中國、印度和東歐將是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成長最快的地區,其中受國家頒布物流振興規劃的影響,未來3年,中國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將以井噴式速度增長。
  博科資訊公司總裁沈國康指出,中國大陸的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已經成為應用軟件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而,根據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2011年將以45%的增長速度引領整體應用軟件市場。
  誰先侵食跨國物流巨頭將成為無奈的標尺
  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的井噴,正在引起資本市場的垂青,據可靠消息,賽富、貝恩等大型基金公司都在尋找投資的對象;而業內權威人士指出,包括SAP、用友、金蝶等知名管理軟件廠商亦并正在尋找蠶食的對象,他們不約而同正在選擇并購的方式來染指這塊潛力無窮的蛋糕,誰的速度快,誰將搶占先機。
  “而,與ERP軟件所不同,針對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的企業來說,一直缺少一把標尺,眾多廠商都號稱自己是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的領頭養,但,猶如盲人摸象,眾說紛紜,缺少衡量的標尺成為眾多廠家相互口誅筆伐的最佳理由”,博科資訊公司武興兵認為。
  但,能否侵食跨國物流公司信息化市場,將成為驗證眾多物流軟件企業是否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這也是眾多中國本土物流軟件的軟肋之一,長期為跨國物流供應鏈軟件企業巨頭所抨擊,跨國軟件企業也從來沒有給本土物流軟件企業任何證明的機會。
  中國經濟回暖物流先知,跨國巨頭新一輪布局
  但是,“中國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仍然偏高,2006年為18.3%,美國2002年的這一數字為8.7%”,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崔忠付如實透露,這說明中國物流業的總體成本仍然偏高,存在進一步降低的空間。
  而,在中國經濟整體回暖跡象日益明顯之時,對于頗有降低成本的跨國物流巨頭來說,是天賜良機,以DHL、FedEx、TNT、UPS為代表的物流巨頭們嗅出了其中商機,迅速開始新一輪的布局行動。
  6月19日,荷蘭物流公司TNT在華全資子公司天地華宇集團宣布,其投資武漢的分撥中心正式啟用。據了解,未來5年,天地華宇將在中國設立10個同級別的區域公路快運分撥中心。
  6月24日,聯邦快遞宣布,其位于湖北省武漢市的客戶服務中心擴容升級后正式啟用,為其國際快遞和國內限時服務客戶提供支持。
  6月30日,德國物流巨頭DHL(敦豪)宣布,其新建的華東區國內運輸分撥中心在上海啟動。該中心將加強敦豪在國內公路運輸的業務能力,并拓展其在華東地區的業務發展! 私,該中心是敦豪在中國新建的5個亞太區運輸分撥中心之一,其余4個分別位于北京、廣州、天津和武漢!拔覀兡甑浊斑將建立10區域分撥中心”。敦豪供應鏈大中華區總裁莫志明透露,敦豪將進一步完善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諸多廠商新的營業機構的啟動,是物流巨頭布局中國市場的最近縮影”,博科資訊總裁沈國康樂觀認為,“這也將加速國內物流公司的整合”。
  并購與整合成為物流供應鏈軟件的主旋律
  與風生水起的物流公司并購類似,國際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也是風生水起,并購與整合成為今年的主旋律。
  08年5月,薩蒂揚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AY)近日宣布,其已同意收購一家總部位于比利時根特的供應鏈管理(SCM)咨詢公司 - S&V Management Consultants。這項3550萬美元的全現金收購大大增強了薩蒂揚的供應鏈戰略能力。
  與IBM、HP等業界赫赫有名的跨國巨頭相比,薩蒂揚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 SAY )是一家全球性信息技術咨詢與服務供應商,擁有 28,000 名技術高超的專業人員。
  09年2月9日,中華網投資集團全資子公司中華網軟件(CDC Software)宣布協議收購WKD咨詢公司。WKD為一家領先的供應鏈管理及業務流程解決方案提供商,其咨詢業務可以幫助中華網軟件客戶提高供應鏈透明度并企業提高管理、風險控制能力。
  09年4月27日,富士通公司,它以33億日圓,收購了澳大利亞供應鏈咨詢公司,此舉使富士通成為澳大利亞按收入排名第三大的IT公司,僅次于IBM和惠普公司。
  類似的并購還很多,在今天,企業處于復雜的營商環境,其業務流程必須有充分的透明度,以便他們能夠電子制造商希望能找到一個統一的平臺來支持其未來的供應鏈規劃,而軟件供應商也需要不斷擴大規模才能更具競爭優勢。
  市場調研機構AMR公司的最新報告指出,在供需兩方面因素的推動下,收購與合并將成為接下來幾年供應鏈軟件領域的主旋律。收購帶來了規模的迅速擴大、軟件產品的快速升級,但是在保護原有客戶不流失、渠道網絡整合以及兩家公司的文化相容方面亦面臨眾多挑戰。
  整合之痛,跨國物流公司的軟件新選擇
  “很明顯,客戶在流失,如何保留客戶原有客戶群,已經成為并購方的頭等大事”,博科資訊總裁沈國康認為。
  而,針對在中國大展拳腳的跨國物流巨頭來說,還有多少時間繼續忍受IT廠商對解決方案的長周期整合、還有多少心情來為無休無止的軟件升級和更換來埋單。
  “我們正在考慮接洽國內物流供應鏈軟件公司,中國本土軟件企業,起步晚,但,軟件所采用的IT技術更為先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公司的CIO更傾向于本土物流供應鏈軟件公司”,某知名物流巨頭的高管如實透露。
  “如果不出所料,7月底之前,我們會簽約一家知名物流公司,這也將成為國內物流供應鏈軟件公司所難以追趕的新高度”,博科資訊副總裁武興兵透露,“與ERP市場的相對成熟來說,物流供應鏈軟件市場處于混沌狀態,不管你信不信,少則萬兒八千,高則上千萬都可以上一套物流供應鏈信息化系統,廠商之間毫無標準,惡性競爭依然存在。但,這也是機會,國內物流供應鏈軟件廠商的并購與整合也已經要開始,適者生存,這是永恒的旋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