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增長緩慢 經濟回暖基礎不穩
2009-7-30 13: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業作為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國民經濟的真正復蘇,也正是通過物流業的重新繁榮來證明。
7月23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一份上半年我國物流運行形勢報告顯示,物流業增幅低于宏觀經濟增幅。專業人士指出,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上半年國民經濟的企穩回升基礎還不穩定。也反映出當前經濟回升中資產價格快速上升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避免經濟增長中泡沫成分放大,是今后一個時期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總經濟師何輝說,自從有數字核算以來,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之后,中國物流業都在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高達23%。但今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下降0.8%,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物流業以及中國的整個經濟狀況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確實非常嚴重。
據何輝介紹,今年上半年社會物流總額可比增長6%,但仍落后于宏觀經濟的增長水平。如果按照歷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增長速度與GDP增長速度的彈性系數核算,上半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的增長速度應該達到10%左右。也就是說,物流業增長應該超過宏觀經濟的增長水平。當前物流業增幅低于宏觀經濟增幅的現象值得關注。“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個階段我國工業發展存在單向性,例如產品生產出來了,但是銷售沒有跟上,還有一些國家收儲行為都會影響物流,從而造成物流業增幅低于宏觀經濟增幅的現象。”何輝推斷。他說,上半年經濟的回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經濟政策的直接推動,國民經濟企穩回升過程中,物流實物量增長相對乏力,存在行業發展不平衡問題,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定。也反映出當前經濟回升中資產價格快速上升起了重要推動作用。因此,避免經濟增長中泡沫成分放大,是今后一個時期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安邦咨詢物流分析師汪洋也注意到了物流業內的一些反常狀況,從而推斷我國經濟的回暖基礎比較脆弱。汪洋說:“干散貨運上半年走勢強勁,集裝箱和空運費卻一直下跌,這本來就不正常。如果經濟是實實在在的恢復,三者之間的關系應該趨于一致。”
汪洋指出,干散貨物流之所以表現強勢,是因為中國經濟相對他國情況較好,經濟信心強勁的同時也出現了泡沫化的趨勢,能源的需求首先高漲起來。加上寬松的貨幣政策,過多的游資必然會尋找炒作目標。例如,鐵礦石領域就是很多資金進入的首選。有相當一部分需求其實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制造出來的一些泡沫而已。干散貨物流轉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這些現象的一種反映。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進口貨物物流總額同比降幅高達26.9%。對此,何輝解釋,一方面是因為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內企業對大宗原材料的需求在下降;更重要的是,來料加工企業遭受重創,原料的進口急劇下降。
而上半年再生資源物流總額與工業品、農業品和進口貨物的物流總額相比表現突出,一季度同比增幅達10.9%,整個上半年的增幅則為4.8%。何輝指出,這其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在經濟危機沖擊下,很多企業更加青睞成本低廉的再生資源。
對于下半年的發展,無論是物流業本身還是宏觀經濟,何輝與汪洋都持相對樂觀的態度。何輝認為,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將為下半年物流業運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打下基礎。汪洋則判斷,下半年是物流業全面回暖的時期,會恢復但不會很快,外向型產業會慢一些。但與能源類等相關的子產業會很快。物流回暖的經濟基礎肯定是有的,中國的需求狀況已不像年初那么差。但泡沫肯定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干散貨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