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九江: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2009-7-30 13: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為實現2007年市政府提出的“三年打勝農村公路建設翻身仗”目標,我縣通過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和加大自籌資金力度,全力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不斷完善農村公路網絡建設。近三年來共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1.1億元,完成公路建設總里程370公里,到2008年底,全縣通行政村公路通暢率達93.7%,排名全市前列,并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報道。目前,全縣通車公路總里程1487公里,其中縣鄉道398公里、村道1089公里,今年對全縣剩余11個行政村實施公路改造,公路里程41.4公里,年底可全面完成“三年打勝農村公路建設翻身仗”目標,實現村村通水泥路。 
   一、主要做法 
  1、廣泛宣傳發動。農村群眾是農村公路建設的受益主體,也是農村公路的建設主體和依靠力量。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修路積極性對于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我縣通過廣播、橫幅、標語、宣傳欄等形式,大力宣傳公路建設重要意義,宣傳“人民公路人民建、建好公路為人民”的意識,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無路不富、路暢快富,交通不上,經濟難上”的道理,充分發揮廣大群眾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的積極性,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投身農村公路建設。 
  2、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全縣農村公路改造工程領導小組,定期研究解決建設過程中的重大事項,并明確了各成員單位職責。各鄉鎮政府均成立了領導機構,負責農村公路建設的組織實施和指揮協調等工作。2008年,我縣首次明確將農村公路建設任務納入鄉鎮年度工作綜合管理目標考核,有力地推動了農村公路建設快速發展。 
  3、創新投入機制。一是群眾“集”資。堅持“群眾自愿,量力而行,民主決策,使用公開”的原則,實行換工互助、任務包干、責任到戶的建設機制,發動群眾投資投勞。二是向上“爭” 
  資。2006年以來,共爭取國家有關項目資金近5000萬元。三是社會“籌”資。我縣采取“以林換路”、“以山塘水庫換路”,拍賣道路冠名權,路邊資源開發權、綠化權等市場化運作方式,吸引企業或個人等社會各界力量投資修路。 
  4、嚴格工程管理。一是嚴格執行規劃設計。即嚴格執行全縣通村公路總體規劃和各鄉鎮年度實施計劃,路基改造不低于四級公路標準。二是嚴格執行工程招投標規定。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邀請競標,擇優選擇施工單位。邀請競標工作由項目所在鄉鎮政府組織項目業主、理事會和群眾代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從三個以上符合施工條件的單位中,擇優選定誠信度高、施工經驗豐富、機械設備齊全、有項目經驗、民工操作工藝熟練、資金雄厚的施工單位。三是嚴格資金管理。縣鄉兩級在財政部門設立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專戶,實行專戶存儲、單獨建帳、單獨核算。財政部門對資金使用實行全過程監管,嚴格審核有關工程合同和正式票據,規范專項補助資金撥付程序。四是嚴格質量管理。工程施工每一環節都由縣交通部門進行技術指導,監理公司、鄉鎮政府、村委會、村民代表全程監督,凡是未按圖施工、未按程序施工、質量不達標的,立即停工、返工,直至達標。工程完工后,組織相關人員嚴格按技術標準進行竣工驗收。 
  5、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為充分發揮廣大群眾在農村公路建設過程的主體作用,對每一個工程項目建立村民理事會監督管理制度,全程監督施工質量和建設資金管理使用。重點把好“六關”:一是把好施工隊伍準入關。理事會通過參加項目業主召開的招投會,與其他評標委員會成員共同選定施工隊;二是把好原材料關。凡不合格的原材料,理事會有權拒絕材料進場;三是把好技術關。按照農村公路建設設計技術標準,對混凝土配合比達不到要求可以責令施工單位返工或停工整改,直至提出終止施工合同;四是把好施工現場監督關;五是把好“養護關”。澆筑水泥路面28天內為養護期,理事會有權禁止任何車輛通行;六是把好項目資金管理使用關。理事會有權對項目資金進行全過程監管,在支付施工單位工程款時,必須要有理事會成員簽字。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由于一些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和影響,使我縣農村公路建設也面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國家計劃指標嚴重不足。為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三年打勝公路建設翻身仗”號召,彭澤廣大村民修路積極極性空前高漲,但也出現操之過急、未批先修現象,造成全縣近200公里已硬化路面未享受國家補貼。 
  2、部分邊遠山區自籌資金困難。我縣部分山區交通條件差且里程較長,經濟發展落實,農民人均收入大大低于全縣平均水平,公路建設配套資金難以籌集,制約山區公路建設發展。 
  3、公路養護管理薄弱。養護隊伍不健全,養護機制不完善,養護資金籌集困難,導致農村公路缺乏經常性養護,管理質量難以保證,路政管理效果不佳。 
   三、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對策 
  1、加大爭資爭項力度,加快網絡化建設。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促內需、保增長措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的大好機遇,調動方方面面的能動性,積極赴省進京,加強項目對接,力爭最大限度的用足用活上級政策爭取更多的扶持資金。特別是對已修成的200公里未享受國家補貼的公路,繼續向上爭取,力爭廣大群眾盡早享受國家惠民政策。 
  2、完善全社會參與融資的多元化機制。近年來,國家和省、市加大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計挖掘籌資潛力,形成了國家投一點,地方籌一點,社會捐一點,群眾出一點的多渠道籌資機制。實踐證明,這是發展農村公路事業的一條成功經驗。新的形勢下,在上級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的同時,地方政府和農民群眾要承擔起各自應有的責任和義務,不斷完善以地方政府為主,統籌安排,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化融資機制,加快農村公路健康發展。 
  3、發展路域經濟,樹立示范典型。農村公路建設最終目的是讓農民走上致富之路,農村公路建設必須依靠群眾力量。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必須堅持與林網建設、生態建設相結合,建設“綠色走廊”,廣泛開展以綠色通道建設工程為重點的植樹造林活動;堅持與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經濟發展相結合,建設“經濟長廊”,在調整農業結構上,在公路沿線優先發展經濟效益高,市場潛力大、帶動農民增收快的經濟作物,形成特色農業產業基地,以此樹立示范典型,提高農民修路積極性。 
  4、明確養護責任,創新養護形式。一是“誰受益,誰養護”。農村公路要實行縣、鄉、村三級負責制,縣道由縣政府負責、鄉道由鄉政府負責、村道由村委負責,層層落實養護責任。二是推行“農村公路農民養”。對農村公路分段招標,分村組分包承包,以承包養護、委托養護的形式,減少養護成本,增大社會效益。三是加大對超限運輸車輛的監控和管理,避免公路過早損壞。四是盡快積極探索符合實際情況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制度。理順管理機制和體制,落實養護責任,穩定養護經費來源,解決農村公路缺養、失養問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