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倉儲與配送

家電連鎖:融資緩解壓力“暗戰”謀求優勢

2009-7-3 0: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國美、蘇寧近期頻頻進行資本運作,不僅僅因為“缺錢”,更重要的是力圖借此提振市場信心,謀求市場優勢地位。 
    6月下旬,“美蘇(國美電器、蘇寧電器)暗戰”再度上演,主題不是以往的跑馬圈地,而是資本運作。6月22日,即蘇寧宣布28億元融資計劃后的第二天,國美也宣布了32.36億元的融資計劃,并于23日正式在香港聯交所復牌。而國美融資方案剛剛落地,蘇寧又宣布認購日本老牌家電連鎖企業LAOX公司27.36%的股權,成為后者第一大股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美蘇”頻頻進行資本運作,不僅僅是因為“缺錢”,更重要的是力圖借此提振市場信心,謀求市場優勢地位。
    融資彌補資金缺口
    蘇寧電器日前發布公告稱,擬向特定投資者定向發行不超過2億股以籌集約28億元資金用于加快連鎖店面的發展,促進物流平臺建設,并適度補充流動資金。僅過2天,國美電器也對外宣布,國際私募基金貝恩投資成為其入股方,并通過增發和配股,使融資方案為國美帶來不少于32.36億港元的資金。 
    蘇寧融資的目的很好解釋:一是要新開店面,二是要建設物流平臺,三是補充流動資金。國美卻沒有如蘇寧一樣在公告中明確表示融資的目的。對于國美為什么選擇大規模融資的疑問,國美電器總裁陳曉對外表示:“我們綜合了公司的營運狀況,包括財務上的一些情況后,認為需要有資金來改善財務狀況,或者是增強實力,來面對未來的市場挑戰。” 
    由此可見,改善財務狀況是國美融資的一大原因。從國美2008年財報來看,其現金流壓力的確較大。截至2008年末,國美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不足31億元,較2007年末的62.70億元銳減了近一半,但同期的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卻高達129億元。2009年第一季度,國美98.01億元的銷售收入和3.22億元的純利潤皆比去年同期有所下跌(下跌幅度分別為19.51%、39.66%)。 
    除此之外,國美還有一筆金額為46億元的可轉股債將于2010年5月到期。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如果其債權人選擇全部贖回,那么國美電器的現金流將更加緊張。“國美選擇融資,缺錢是直接原因。”國信證券商業行業首席分析師胡鴻軻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之所以缺錢,有供應鏈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轉債方面的原因,總之是一個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 
    家電專家羅清啟告訴記者,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增強競爭力,國美一方面縮短了供應商應收賬款的時間,另一方面加大了促銷(主要是降價)等營銷活動的力度,因此增量資金出現短缺是正常的,而融資成為彌補資金缺口的很好選擇。“美蘇”分別融資,彌補資金缺口是主要原因。不過,從資金用途看,蘇寧融資具有明顯“爭霸”的意味,而國美融資則是受宏觀經濟影響和黃光裕事件打擊后比較被動的選擇。
    關鍵是提升單店效益
    如果說“美蘇”融資是雙方在資本市場的一場“暗戰”的話,那么雙方真刀真槍的較量還是集中在門店上。眾所周知,前幾年“美蘇”爭霸的主題是跑馬圈地,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示弱。國美通過并購擴張等策略,使門店數量達到1300余家。而蘇寧在擴充門店數量的同時,還在關注單店效益。 
!由此,雙方比拼的結果是:國美門店數量無出其右,而蘇寧單店效益更勝一籌。 
    2008年末,國美內部動蕩,元氣大傷,再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使其經營狀況受到很大影響。進入2009年,國美選擇戰略收縮,“關店”、“優化網絡”、“控制成本”等詞匯頻頻從國美傳出,提升單店贏利能力成為國美新的戰略方向。2009年第一季度,國美門店凈減少43家(實際關店60余家,開店20余家),而2008年全年凈增門店133家。 
    在國美發布與貝恩投資達成投資協議的公告中,記者再次看見這樣一段話:“面對變化的市場環境,國美的管理層及時調整策略,于2009年余下的時間專注于網絡的優化以提升單店的營業能力,有效控制成本,并優化業務以提升贏利能力。”另外,國美發言人何陽青也表示,本次融資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單店效益。 
    與國美戰略收縮不同,蘇寧選擇在競爭對手出現問題的時候進行戰略擴張。蘇寧發布的公告顯示,計劃募集的28億元資金,約有14億元用于250家左右連鎖店的發展項目,另有約10億元投入成都、無錫、重慶、天津、徐州等地物流基地建設項目和北京物流基地建設二期擴建項目,其余近4億元用于補充企業流動資金。 
    據了解,目前蘇寧電器已在全國180多個城市建立了850多家連鎖店,加上此次計劃發展的250家店面,其店面數量將達到1100家,與國美電器約1300家的店面數量相比,已相差無幾。業內人士表示,蘇寧電器定向增發的意圖十分明顯,就是以最低成本加快旗下連鎖店面的發展,以盡快超過競爭對手國美。 
    GFK公司中國區客戶服務總監周群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連鎖調整發展戰略是一種“自我修復”,一些企業快速擴張積累的“內傷”需要放慢腳步來調理,而一些企業面對新機遇(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競爭對手出現困難等)時則必須抓住擴張時機,但無論是擴張還是收縮,關注單店效益都是必不可少的。
    海外收購影響有限
    除了發布28億元的融資計劃之外,蘇寧還在近期高調宣布收購有著近80年歷史的日本電器連鎖企業LAOX公司27.36%股權,成為后者第一大股東。盡管此舉成就了蘇寧“中國企業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的美譽,但從收購規模、收購對象以及收購影響來看,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對蘇寧和國內家電連鎖市場競爭格局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首先,從收購規模看。此次收購資金為8億日元,折合人民幣5730萬元,僅占蘇寧凈資產的0.65%,占公司市值的0.079%。“這是一個相對適度的額度,尤其是去海外投資,投資風險在可控范圍內。”蘇寧總裁孫為民告訴記者。對蘇寧來說,風險可控是好事,但相對小的投資規模也不會給其帶來多大的影響。 
    其次,從收購對象看。LAOX公司雖然是日本老牌電器連鎖企業,但目前其僅擁有門店20家,市場份額不到1%。從銷售規模看,LAOX已經與山田等巨頭相差超過15倍。“LAOX公司已經連續9年處于虧損狀態,在日本沒有什么競爭力,蘇寧控股它應該不是出于贏利上的考慮。”羅清啟說,“至于說學習連鎖經營的經驗,我覺得蘇寧更沒什么要向它學的。因此,我還看不出此次收購的真正意圖。” 
    再次,從收購影響來看。 
當前“美蘇”爭霸的主戰場還是在國內,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不會蔓延至海外。胡鴻軻認為,蘇寧在海外的收購行為,其意義不在短期內贏利,而在于熟悉海外市場。羅清啟則表示,就蘇寧此次收購規模和影響來看,尚不足以動搖目前國內家電連鎖市場的競爭格局。 
    在談到收購的目的時,孫為民表示,收購LAOX是希望通過LAOX引進目前國內市場還缺少的動漫游戲、玩具模型、樂器以及大量的3C家電周邊配套產品,并通過蘇寧將中國產品引入到日本,為中國制造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開創更廣闊的渠道空間,同時通過聯合規模采購以更具有競爭力的價格采購商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