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寧化縣突出五個重點對接海西發展目標

2009-7-29 13: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是加快發展工業經濟。對接《振興三明工業行動計劃》,到2012年全縣新增城鎮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每年新增投資3億元以上;力爭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60億元,比2008年凈增40億元,年均增長32%以上。參與省市產業分工協作,加快發展有色金屬和礦產深加工產業。打造海西鎢產 
業基地,加快鎢深加工專業園建設,做大鎢精深加工產業,力爭2012年鎢產業產值達12億元;做大做強銅鋁制品加工產業,力爭2012年銅鋁制品產業產值達30億元;按照我省稀土產業可持續發展指導意見,策劃建立稀土加工專業園,培育形成稀土應用產業鏈;推進錫礦、鉛鋅、瑩石等礦產資源深度開發,做大礦產深加工業。培育做強優勢企業,重點扶持10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前景好的成長型企業,力爭到2012年建成3 家年產值超10億元的大企業,有1-2家企業上市。 
  二是加快發展生態農業。立足“三江”源頭,生態保存較好但局部水土流失嚴重和重點糧區、煙區、林區實際,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生態縣建設,實施“三江”源頭百萬畝生態公益林修復工程,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脆弱區保護,抓住列入全國水土保持重點治理縣機遇,加快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到2012年綜合治理水土流失21萬畝,建設1-2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創建一批綠色社區、生態村鎮,創造良好生態環境。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穩定糧食生產,打響“河龍貢米”全省首個國家級大米品牌,鞏固全國全省商品糧基地縣地位;發展現代煙草農業,打響翠碧一號海西煙葉第一品牌,力爭到2012年煙草產業產值達6億元以上;壯大特色農業,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和傳統林業的改造升級,到2012年全縣林產品總產值達20億元;加快海西最大綠色蛋雞等產業化項目、以草代木菌菇生鮮配送中心建設,培育畜牧、食用菌、茶葉、獺兔、油茶、蔬菜等6個產值超億元特色產業,力爭到2012年建成全省重要的商品蛋生產基地,全縣農林牧漁總產值達到35億元。積極對接海峽林業合作實驗區、農業合作試驗區建設,引進臺灣先進的經營運作模式,深化集體林權制度和農村綜合改革,提升農業發展活力。 
  三是加快發展商貿物流。圍繞加快流通產業發展試點城市工作,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加快培育現代物流市場,構筑連接沿海、輻射中部、聯動周邊的閩贛邊界中部綜合商貿物流體系,力爭到2012年,實現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億元以上。加快中心城市建設,圍繞建設閩贛邊界中部中心城市發展目標,加快“三縱兩橫”城市路網、世界客屬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重點城建項目建設,引導推動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推進新區開發,到2012年城區規劃控制區面積4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超過10萬人。加快發展市場物流,編制邊貿專業市場和物流園區建設中長期規劃,抓好建材、家居市場等一批在建專業市場建設,策劃建設水果批發、再生資源交易等一批專業市場,抓好工業物流中心、永利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園區建設。依托在建和擬建專業市場、物流園區,培育形成海西拓展腹地的集散地。力爭到2012年,建材市場、服裝與日用品市場、家居市場分別實現年成交額10億元、6億元、4億元以上。 
  四是加快發展文化旅游。培育發展文化產業,以弘揚客家傳統文化、唱響紅色蘇區品牌為主線,加快世界客屬文化交流中心、黃慎紀念館、伊秉綬故居等文化設施建設,深入挖掘客家、紅色歷史文化資源,依托全省文化產業基地之一――客家祖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支持興辦文化產業經濟實體,推進文化產品開發營銷,力爭在廣告傳媒、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客家影視服務、客家名人書畫藝術傳承、兩岸合作辦學辦醫、創辦客家大學等領域取得突破,積極培育文化市場,壯大文化產業,爭創全國書畫之鄉。加快發展旅游業,以做成客家始祖文化業為龍頭,整合優勢旅游資源,加快客家始祖文化園、紅色景區景點等旅游項目建設,不斷完善星級賓館等旅游配套設施,加強以客家、紅色、地質、生態為特色的旅游產品策劃包裝、宣傳促銷,主動對接客家祖地旅游節,發展客家祭祖、宗親文化、民俗風情體驗、紅色勝地懷古、地質科考、生態休閑旅游等特色旅游業,推進海峽西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建設,打造祭祖朝圣中心和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力爭到2012年,年接待游客量達1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約占全縣生產總值的6.5%。 
  五是加快拓展基礎平臺。針對放大的規劃,繼續拓展加快發展空間。圍繞發展塊狀經濟,加快工業平臺建設,推進華僑經濟開發區二期開發,至2012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億元,開發工業用地面積3000畝;推進木竹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專業園區建設,打造富有特色的專業園區;加快石壁工業集中區建設,努力建設成為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示范園。同時,加快交通、電力網絡建設,大力配合做好永寧高速、浦建龍梅鐵路項目建設,深化建長高速前期工作,到2010年完成境內省道改造和縣城至湖村110KV“雙回路”電網建設、6條35KV線路新建、改造工程,著力改善交通、供電環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